花鳥畫技法精講(4)
來源:中國書畫網 作者:孫其峰 責編:張璋
三、用筆與用墨
(一)用筆
用筆指運用筆鋒表現出各種筆墨效果。毛筆型號眾多,而性能又各有特點,因此學會用筆對初學者來說十分重要。
1.中鋒與側鋒。中鋒用筆時,筆鋒在線條的中間,效果圓實厚重,如衣紋之鐵線描,山水畫法之披麻皴等。側鋒用筆時筆桿稍稍側臥,筆鋒自然偏在一邊,筆道有“飛白”,濃淡、干濕變化較大。在實際創作中,我們可以用側鋒畫老干以得蒼勁之感,用中鋒畫新枝以得潤澤之感。(見圖一)
圖一
2.藏鋒與露鋒。藏鋒起筆時,筆鋒折藏在里邊。起筆藏鋒俗稱“倒插筆”,收筆藏鋒是指把筆鋒反縮回去。露鋒是與藏鋒相對而言的。無論起筆與收筆都可運用露鋒。如桃花花瓣的起筆處和墨竹葉子的收筆處都要用露鋒。
3.順鋒和逆鋒。順著筆勢行筆叫順鋒。順鋒形成的線條較光潤。逆推著行筆叫逆鋒。逆鋒的筆鋒容易散開,效果變化較多。在實際運用中,我們可逆鋒畫干,順鋒寫枝。(見圖二)
圖二
4.立與臥。在實際作畫時,筆桿有立臥之分。例如畫柳條、荷梗等長線條時,用臥鋒(拖鋒)較為方便。立鋒與臥鋒是相對而言的,二者都是用筆的常態。
5.轉與折。轉與折指行筆時改變方向的方法。硬折的方式就是折,圓轉的方式就是轉。轉的效果是圓曲的,折的效果是棱角的。除轉折之外還有搭筆。搭與折很相近,因此容易被忽略。搭對體面關系的表現十分重要,不可忽視。(見圖三)
圖三
6.輕重與提按。輕重和提按都是指用筆的力度變化。行筆時要根據不同要求,不斷改變力度的大小、輕重才能展現出不同的效果。
7.快與慢。快慢指運筆的速度變化。筆行紙上,自然要有快慢的反差。一般來說,墨飽時行筆要快些,墨枯時行筆可慢些。同時,用薄紙可較用厚紙行筆快些。很多初學者往往采取同一速度運筆,墨枯時也不降速,續墨頻繁,不容易畫出干筆的效果,使墨色顯得單調乏味。
8.方圓與暢澀。方圓與暢澀既可看作是用筆的效果,也可看作是畫家的用筆風格。例如北宋李公麟筆下的衣紋多用圓筆,而南宋馬遠筆下的衣紋則多用方筆。畫花鳥也同樣有方圓用筆的不同。吳昌碩、陳師曾喜用圓筆,而陳子奮畫白描花卉則多用方筆。從描寫對象的效果來說,無論是方筆還是圓筆都應自然得體。暢即流暢,澀即凝澀,二者相反相成。有些描繪對象要畫得暢些才自然,但有些對象就要畫得澀一些才好。前者如畫玉蘭花,后者如畫樹干。暢筆要暢而不浮,澀筆要澀而不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