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國得到有效控制,籠罩在藝術品市場的陰霾也逐漸被驅散。近期,包括保利、嘉德、香港佳士得等在內的大型拍賣行,陸續公布了拍賣日程,有的甚至搬出了今春的焦點拍品為市場預熱。種種跡象顯示,2020年這場“過程曲折”的春拍大戲,正在步入“常規”。與此同時,業界對于春拍走勢的探討也愈發火熱起來。
近期,中國嘉德在其官網公布了香港2020春拍日程,預展將在7—8日,拍賣會在9—10日,并且新增了互聯網競拍服務,而中國嘉德北京春拍會,也將在7月中下旬舉辦。保利香港不久前也公布了2020春季拍賣會詳細日程,此次春拍預展及拍賣將于7月4日至10日在保利香港藝術空間舉行,拍品種類涵蓋現當代藝術、書畫、古董、珠寶、鐘表、手袋及潮玩、珍茗及中西佳釀等。香港佳士得在經歷兩次推遲春拍日程后,也已經確定本季拍賣定于7月4日至7日舉行預展,7月8日至13日舉槌拍賣,同時還推出了其本季主打拍品之一——張大千潑彩巨作《東湖瑞翠》為春拍造勢預熱。

確定春拍日程,無疑是藝術品市場回歸正軌的必要步驟,也將有利于盡早穩定市場情緒,調動業界熱情。近來就已經有不少業界人士給出了今春藝術品市場的看法。有不少人士以2003年非典后的北京春拍驚艷表現為例,給出了“走勢樂觀積極”的判斷;但也有聲音認為,近年來處于回調基調下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在假拍、拍假以及拍而不付等重點難點問題未能有效解決的情況下,仍難言樂觀。
在筆者看來,無論從宏觀的經濟環境角度,還是具體到藝術品行業本身來看,短期內疫情對2020年春拍市場的不利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藝術品作為繼樓市、股市之后的第三大投資品種,在當前全球經濟動蕩、充滿不確定性的氛圍里,之前已經注入藝術品市場的資本能否獨善其身,同時新的資本又是否樂于在此時購買藝術品作為保值增值的選項,是值得憂慮的,也是本季春拍值得關注的細節。不過從長期來看,2020年不同尋常的春拍會給藝術品市場涅槃重生創造契機。一般來說,藝術品拍賣無非是藝術品與資本進行互相轉換的交易活動。動蕩的經濟環境勢將引致資本的震動和重新分配,同時一些高端藝術精品也將迎接新的歸屬。就近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表現來看,精品從不缺少頂級買家。在當下市場精品稀缺的大環境下,會不會有一批深藏已久的精品流入市場,無疑是令人期待的。
(圖片來源于收藏快報及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