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嘉德2024春拍第二階段明日啟幕
來源:中國嘉德拍賣有限公司 作者:編輯:中國書畫網編輯部
中國嘉德2024春季拍賣會第一階段,經過兩天緊鑼密鼓的拍賣,已圓滿結束。各專場人氣旺盛,高潮迭起,氛圍感拉滿。拍賣會第二階段將于5月18日—21日舉行預展,5月22日—25日進行拍賣。將有中國書畫、古籍善本、佳釀臻茗、郵品錢幣等四大門類的珍品佳構驚艷登場,展拍地點均在嘉德藝術中心。

在第二階段為期4天的拍賣中,最受矚目的“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程甲本《紅樓夢》領銜的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佛教典籍、文獻檔案、信札手稿,為市場熱烈推崇的茅臺酒、威士忌、葡萄酒、茗茶,珍貴郵品、錢幣將一一亮相,上演新的激情時刻。

齊白石(1864-1957)《借山圖冊》
冊頁(八開)設色紙本 28×39.5 cm(每幅)1920年作
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板塊將呈現近千件精品佳作。今年恰奉吳昌碩誕辰180周年,齊白石誕辰160周年,傅抱石誕辰120周年,三位大師佳構云集蔚為大觀。
早年著錄的齊白石《借山圖冊》至為稀見,以白石心胸慧眼,踏云裁山川,構圖獨特敷色大膽,真是可謂戛戛獨造,齊白石的山水襟懷迥異時流,且傲視古人,此冊足為明證。

傅抱石(1904-1965)《西岳雄姿》 鏡心 設色紙本 144×363 cm
傅抱石《西岳雄姿》丈二巨幅氣勢磅礴,畫華山雄奇之姿龍騰之勢,為傅抱石壯游華山遙接范寬后的筆墨大綻放,同期揮灑創作兩幅華山巨制,一幅現存釣魚臺18號樓為國之重器,此幅因緣際會此番釋出市場,觀之如聞腕底風雷,有龍騰虎躍之概。

黃賓虹(1865-1955)《南北小高峰》 鏡心 設色紙本 25.8×130.7 cm 己丑(1949年)作
黃賓虹作品此番亦極為難得將成組呈現,質數規模為近年市場難得所見,其中18件均得自大名鼎鼎的“虛白齋”后人。黃賓虹與虛白齋主劉作籌亦師亦友,在美術史上堪謂傳奇。虛白齋藏歷代古畫及黃賓虹作品,后歸入香港藝術館收藏。此番呈現的18件賓翁佳制,可謂“虛白遺珠”,筆精墨妙,件件珠璣,亦可得窺賓翁與粵地藏家交游往還之一斑。

黃賓虹(1865-1955)《南北小高峰》局部
張大千作品此番由1948年青綠巨制《煙江疊嶂》領銜,江上千疊山,積翠如浮云,為大千盛年風華所在。至為難得的是繪于絹本之上,蒼郁蔥蘢,潤澤清涼。鈐“瀟湘畫樓”印,以示對董北苑平淡天真的千載會心。此幅為民國大家族無錫榮氏家珍,且鈐有“愛大千畫似鳳毛麟角同珍之”印,足見對此幅寶愛之重!
《中國當代書畫》此番則推出多位當代畫家的特設專題,尤其以黃永玉、周思聰、盧沉、朱新建、石虎、石齊諸家作品最為齊整且具規模。
中國古代書畫部分共集結拍品近四百件,將以“大觀”夜場、“中國古代書畫”日場以及“經綸——清代書法的文韜武略”專場三個部分呈獻。

趙孟頫 (1254-1322)《行書三札卷》 手卷 水墨紙本
一札:28.48×44.2 cm 二札:24×32.96 cm 三札:22.72×18.56 cm
趙孟頫致子敬、達觀《行書三札卷》,著錄于《石渠寶笈初編》,列為上等,貯御書房。其中第一札與第三札均寫給同一人,上款或稱“子敬茂才親家”,或稱“子敬教授仁弟”。據考,“子敬”為元代早中期著名文人姚式,位列“吳興八俊”之一,與趙孟頫等并駕齊驅,亦是高克恭晚年向朝廷力薦的“五俊”之一。他與趙孟頫不僅是同鄉,更是青年時代的同窗,都曾是名儒敖繼翁的入室弟子。

趙孟頫 (1254-1322)《行書三札卷》局部
第一札書寫時間,據內容與趙氏行跡推算,其時趙孟頫年齡當在五十開外,此札正是其英標勁骨,生面別開的盛年佳作。信中“專價惠書”及送“木瓜碑文”等內容來看,亦可證趙孟頫與姚式關系的親密。第三札在此卷中尺幅最小,但書寫自然俊美,尤其起首“孟頫承”及“還非遠別”一行、“子敬教授”一行,牽絲、兜轉與提按都迅疾而準確,可見趙孟頫用筆之純熟功力。
此《三札卷》另一札《致達觀長老帖》,裱于此卷的中段,行書,寫于藏經紙上。達觀長老是何方僧人,至今無跡可尋。但北京故宮博物院即藏有趙孟頫書與達觀的一通信札,臺北張學良則曾藏一通趙孟頫《致明遠提舉惠竹帖》中,亦提及此人,可知達觀與趙孟頫相熟,亦與他的朋友相熟。此札運筆迅疾,映帶連貫,表現了趙孟頫書法中不同尋常的率意和豪爽。

趙孟頫 (1254-1322)《行書三札卷》局部
觀此三幀趙孟頫手墨遺珍,得以領略一代大家的豐采神韻,觸摸他對友朋謙和的溫情,進而了解這些友朋的身份和際遇,展對令人不忍釋手。
據《石渠初編》著錄,趙孟頫《三札卷》卷后原附明代文元發、張鳳翼、王穉登三人題跋,對此三札極盡溢美之詞。惜此卷于1922年11月24日溥儀以“賞賜”溥杰為名攜出宮外,后于亂離中原跋遭割裂。此《行書三札卷》由一位抗日將領購得而幸存。
此外,還將推出《經綸——清代書法的文韜武略》專場,薈萃138件書法作品,皆為首度釋出于市場,涵括百位清代帝王將相、達官顯貴、士子文人等,曾膺狀元、榜眼、探花者近三十位。形制中堂、楹聯、條幅、四屏、手卷等一應俱全。其中,多達20余件的四條屏更是難得地云集一堂。該專場聚焦于清代政壇、文壇一眾精英治理國家的抱負與才能,這些墨寶展現了他們的滿腹經綸和文韜武略,以及字里行間的雅興與豪情,是本季春拍中令藏家期待的一次“雅集”。
“古代書畫日場”匯集230余件書畫佳構,多個質素齊整私人珍藏專輯,值得關注。

曹雪芹著,程偉元、高鶚整理 《新鐫全部繡像紅樓夢》一百二十回(程甲本)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萃文書屋活字本 4函32冊 11.5×17.2 cm
古籍善本部推出“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筆墨文章——信札寫本”兩大專場,甄選五百余件拍品,靜候嘉期。
“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專場擷取歷代碑帖、商周吉金、明版佳槧、宗教典籍、稿鈔校本等各門類精品近三百件,以供同好。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萃文書屋活字本《紅樓夢》一百二十回,即舉世聞名之“程甲本”《紅樓夢》,程甲本的出現,是中國小說史、中國文學史乃至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為萬千讀者提供了第一部完整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為這部偉大的文學作品的傳播,立下了無可替代的功勞。程甲本存世極為稀少,包括今季嘉德此件,目前已知公藏和公開出現的程甲本僅有11部,市場可流通者,僅有此部及2017春拍中國嘉德康生藏本。今季能在拍場再次得見程甲本真容,實為書林幸事也。

(唐)澄觀 述 (宋)凈源 錄疏注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九十五、一〇五)
南宋兩浙轉運司刻本 1函1冊64折 11×24 cm
南宋兩浙轉運司刻本《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九十五》,年代高古,版本稀見,為佛教秘寶。清代李宗瀚、吳榮光、潘延齡等人題跋明拓本《晉唐小楷三種合冊》,名家題跋,流傳有序,為刻帖珍品。此外,姜德明舊藏古籍善本近八十件,其中紅藍印本、稿鈔校本、民國精刻頗有可觀。明版佳槧專題匯集明代歷朝刻本近四十種,多為白棉紙本,時間跨度自明代正統以至崇禎,品類豐富。

(唐)澄觀 述 (宋)凈源 錄疏注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