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雕塑作品展揭幕
來源:中國美術家協會 作者:編輯:中國書畫網編輯部
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的“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雕塑作品展”于7月8日在浙江省美術館隆重開幕。

開幕式上,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趙承宣布開幕,中國文聯副主席、浙江省文聯主席許江,作者代表余晨星,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馬鋒輝先后致辭。開幕式由中國美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王平主持。

中國雕塑歷史悠久,人文淵藪,既有深遠的歷史傳承,又有延綿的實物遺存,躋身世界三大雕塑傳統之一。本屆展覽共收到全國各地雕塑作品2673件,經過評選,343件作品入選,其中進京作品40件。其中浙江入選作品40件,進京作品8件。展覽集中呈現了五年來全國雕塑創作成果,反映了中國雕塑藝術在新時代的繁榮發展和整體風貌,展出作品題材豐富、兼收并蓄、風格多樣,表現了鄉村振興、科技發展、文化傳承、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國家富強等時代新貌新象,塑造并凝固了公共記憶、社會意識和人民心聲,體現出歷史性、時代性、人民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透過豐富的展出作品,可見當代雕塑創作三個重要的特征:
一是“塑人”。廣大雕塑家感懷時代發展,深入人民生活,為各個領域的勞動者、建設者、奉獻者塑像造型,以典型人物形象昭示奮發昂揚的時代精神,也刻劃表現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物,讓人看到社會發展帶來的生活變遷。這些作品既生動地表現出一個個具體的對象,是生動的東方人的塑造,更是新時代人的精神肖像,體現出當代雕塑創作的核心命題——人民的形象。

二是“塑史”。此次展覽中的許多作品以革命先輩、英模人物肖像或情境中的英雄群像,反映了歷史的風云與滄桑,在靜態的造型中進行歷史的敘事,深刻反映了中國社會在大時代的變革和歷史的脈動。
三是“塑風”。這“風”是以優質藝術作品表現新時代中國人民真實生活的生命之風,是深研西方雕塑經典、深扎東方雕塑傳統,并在時代的高度上完成創造性轉化和融合的語言之風,是多種材料、多種介質、多種語言、多種視角、多種面貌的多元之風。這種風氣既存續代代傳承的特色衣缽,又凝成生生不息的時代新貌。

塑者塑造山河史,造像造化東方詩。誠摯的人民意識,飽滿的塑煉品格,深厚的東方情懷,敏銳的青年視野,集中體現了國展雕塑展的風采。展覽主辦方希望通過此次展覽讓全社會重新認識雕塑的品格、雕塑的力量,并代表廣大塑者,以這個展覽的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來向文藝講座十周年獻禮。
展覽將持續至8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