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藝術簡歷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徐健,字漢賓,曾用名為楊健,祖籍江蘇無錫,1955年生于北京。
十五歲拜入中國著名花鳥大師、北京畫院院長王雪濤先生門下,亦曾受業于著名畫家、文史學家王森然教授和著名書畫家董壽平先生。在諸位名師的教誨與熏陶下,加之勤奮好學,又天資聰穎,徐健弱冠之齡已技高一籌。

徐健青年時在王雪濤先生家學畫
1976年,畫作開始在北京景山、北海、頤和園等公園的大殿中展銷,榮寶齋、北京文物商店均有收購其畫作(當時只有榮寶齋和文物商店可以進行書畫銷售)。
1979年,定居香港,開始以教畫為生,后為職業畫家,在香港畫界負有盛名,得到許多畫界、文學界老前輩的肯定和稱頌。


1986年,為全國政協作畫甚多,許多作品被鄧穎超主席選中作為國禮送給多位友好國家元首。
1986年和1989年,在香港大會堂先后兩次舉辦個人畫展,均獲成功。亞洲電視臺和香港無線電視臺現場采訪并播出,社會影響力極廣,作品各界人士收藏。
1987年,出版《徐健畫集》專冊;并在祖籍無錫市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甚為成功。




1988年,由全國文聯、全國政協書畫室主辦的徐健個人畫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展。開幕儀式由全國文聯主席吳祖強主持,方毅、程思遠、楊成武等多位中央領導人,及文化藝術界名人,如著名畫家李可染、董壽平、吳冠中、劉開渠等都出席了開幕式。當日新聞聯播報道了開幕及展覽的盛況,隨后中央電視臺為徐健攝制《香遠益清》專題片,由趙忠祥解說,并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
1989年,春節,應邀在新加坡萊佛士中心舉辦個人畫展,引起東南亞地區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1990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市舉辦個人畫展,當地華人和媒體爭相參觀和報道,所到之處,均受好評。
1991年,大部分時間在北京定居,開始向中國著名油畫家李天祥、趙友萍教授學習油畫;亦曾與陳丹青教授探討研究西方油畫色彩。所創作油畫作品融合了中國畫技法、構圖、色彩、用筆等,均有獨到之處。
2003年,出版大型畫冊——《徐健畫集》。
2005年,在南京博物院等舉辦個人畫展,著名畫家陳丹青、喻繼高等出席開幕式。
2008年,為5·12汶川地震多次參加慈善活動并捐贈其畫作。同年,為迎北京奧運會,創作了巨幅國畫《和平頌》,并參加了由中國慈善總會組織的“擁抱2008用愛心奏響奧運凱歌”等慈善拍賣活動并捐贈畫作。
2009年,為迎接建國六十周年大慶,為外交雜志精心創作數十個國家的國花國鳥系列作品,溝通了世界文化藝術。同年,應邀在泰國參加佛學院募捐,受到泰國王妃詩樂殿下的接見,致力于傳播中國藝術與文化。
2006年至2010年,用了近五年時間,在北京市昌平區沙河自籌資金建立了王雪濤紀念館,并擔任館長。社會各界知名人士、領導紛紛到訪,對弘揚國粹,介紹中國繪畫藝術,提高文化修養,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0年,應泰國御賜僧王仁得上師的邀請,在泰國又受到泰國公主詩琳通殿下的接見,為泰國佛學院的成立捐贈作品,再次以藝術為橋梁促進了兩國的文化藝術交流。同年,在臺灣地區受到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立法院院長王金平、著名佛教大師星云大師的接見,向臺灣地區帶去來自大陸的文化藝術精髓。此外,又一次回到故鄉無錫,舉辦“故鄉情”書畫展,在二十三年后又掀起一股熱潮,作品為無錫市政府、無錫博物院收藏。


2011年,在臺灣地區受到了國民黨榮譽黨主席吳伯雄的接見,并即席揮毫,畫成荷花一幅,贈送給吳伯雄先生。同年,應邀為神州八號太空遨游創作《翱翔萬里東方紅》,作品搭載升空,遨游太空。
2012年,在自己的鞏華城藝術家園舉辦“世界外交官茶畫會”,影響甚大。同年,應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先生邀請,前往俄羅斯莫斯科“美術家之家”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社會反映良好。

2013年,與弟徐康在江蘇揚州大學舉辦“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書畫展。同年,在江蘇江陰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此外,年末在北京王雪濤紀念館舉辦了“王雪濤大師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
2014年,受邀親赴巴黎盧浮宮卡魯塞爾廳,參加“共筑中國夢”全球華人藝術展,并有作品在展覽展出。同年,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65周年暨中法建交50周年“中華情·唯品之夜”大型晚會。與臺灣畫家劉達運現場攜手創作完成國畫《吉祥中華》,并當場送給法國華僑華人會。
2015年,在沙河王雪濤紀念館舉行《世界各國國花國鳥》全球巡回展發布會,原北京市副市長孫安民師兄出席活動。
2016年,2月,對外合作成立日本王雪濤藝術研究會,受到原首相鳩山由紀夫接見。同年與景山公園簽訂戰略合作協議,4月份牡丹國際文化節王雪濤徐健師生畫展。8月份應邀同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中國美協副主席尼瑪澤仁共三人,赴馬來西亞舉辦“一帶一路文化之旅——中國書畫藝術大馬賞展”。
2018年,元月,應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阿利莫夫邀請,為北京總部創作巨幅國畫《致梅花》并永久陳列。

“一帶一路 文化之旅——中國書畫藝術大馬賞展” 開幕剪彩儀式現場
徐健(右一),美協副主席尼瑪澤仁(右三),書協主席蘇士澍(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