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中石
藝術家簡介

歐陽中石,1928年生于山東省泰安市肥城,著名學者、教育家、書法家、書法教育家。現為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文化部藝術系列美術專業高級職稱評委會委員、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導師,中國書畫國際大學董事局名譽主席、學術委員會主席。
歐陽中石一直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早年就讀于泰安市糧食市小學,又稱“岱麓小學”,創立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后轉至濟南濟美學館(現濟南五中),1948年中學畢業后在小學任教。1950年考入北京輔仁大學哲學系,1951年再轉入北京大學哲學系邏輯專業,主修中國邏輯史,1954年畢業后,先后任教于通縣師范學校、通縣二中、北京171中學,教授過語文、數學、歷史、體育、化學等課程。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他對語文教學中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積極深入的思考,憑借對中國語言文字特點獨到而深刻的理解,提出了一套科學的語文教育改革方案,并在中學試點,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評,被收入《北京市語文教學五十年》。
歐陽中石1981年調入北京師范學院(現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學科教育、邏輯學,因他曾從金岳霖等前輩學者問學,在這一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參加了國家“六·五”項目五卷本《中國邏輯史》的編寫,擔任隋唐至明部分。其他著作尚有《中國邏輯史資料選·先秦卷》(合著)、《邏輯》(主編)、《中國邏輯思想史教程》(合著)等。
1985年主持創辦書法專業,通過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等專業院校,首先開辦了成人書法大專班,首批向全國招收近百名學生,后又發展了書法本科、碩士教育。1993年國務院學位辦在首都師范大學設立美術學(書法藝術教育)博士授權點,1998年國家人事部批準首都師范大學招收書法方向項目博士后研究人員,歐陽中石分別于1990年、1993年起擔任碩士生、博士生導師,并由此建成了高等院校中第一個從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書法教育體系,培養了一大批中國書法教育的高級專門人才,對書法學科的發展完善和中國文化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他的倡導下,2005年11月,首都師范大學建立了“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及我國大學第一家“書法文化博物館”。
歐陽中石還主編、撰寫了許多重要的學術論著。在書法理論研究方面,他編著的各種專著和教材達40余部。主要有《中國書法史鑒》、《中國的書法》、《書學導論》、《學書概覽》、《書學雜識》、《書法教程》(主編)、《章草便檢》、《書法與中國文化》(主編)及中國書畫國際大學系列書法教材(主編,并自撰其中重要部分)等。其中,
《書法教程》獲1995年國家教委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2002年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教育特別貢獻獎。
歐陽中石曾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文化部藝術系列美術專業高級職稱評委會委員。現任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第八至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3年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2006年獲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2007年獲中國文聯第六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造型藝術成就獎”,是11位獲獎者中唯一的書法工作者。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理事,齊白石藝術函授學院副院長,首都師范大學教授。
學書早年師從武巖法師,后又師從吳玉如。從唐碑入手,旋即轉臨北魏諸墓志;后亦涉足篆、隸、甲骨、金文,尤于歐陽詢諸碑臨池不倦。常作行書,取勢于王。草書以王羲之、孫過庭為宗,亦得益于黃山谷、祝枝山之點法。書風妍婉秀美,瀟灑俊逸。格調清新,雅俗共賞。觀其作品,如欣賞高山流水,又如驟見萬馬奔騰,足見其臨池不懈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他出版了《歐陽中石書沈鵬詩詞選》、《中石夜讀詞鈔》、《當代名家楷書譜·朱子家訓》、《中石鈔讀清照詞》、《老子〈道德經〉》等眾多作品集。其書法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個人傳記先后被載入山東大型當代歷史人物傳記畫冊《中華泰山兒女》、中國大型當代歷史人物傳記畫冊《中華齊魯兒女》系列叢書。歐陽中石博學多才,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有較全面、精深的造詣。著述40余種,涉及國學、邏輯、戲曲、詩詞、音韻等。2012年,參加中國大師路的錄制。2013年被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文化總顧問,又受邀擔任國防大學文化藝術中心高級顧問,2014年擔任沈陽軍區雷鋒團文化總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