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醉染 蒼潤益雅:溫驤藝術展
來源:北京畫院 作者:編輯:中國書畫網
由北京畫院主辦的“蒼潤——溫驤藝術展”將于7月8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展。展覽集合了溫驤先生近年來創作的山水畫、花鳥畫多件,其中即包括巨幅佳作,亦有雅致小品,是溫驤先生繼2021年在中國美術館辦展后,又一次全景式展示。

溫驤是傳統派畫家,他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研究中華文化基因,以中國筆墨為規矩,數十年如一日,躬耕墨海硯田,他的藝術追求宋元山水的高古氣韻,將人生感悟融入筆墨能量,錘煉和沉淀出鮮明的個人風格和東方情韻。
溫驤1953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書香門第,受母親影響,自幼喜愛繪畫并隨母親學習古文、寫詩填詞。1979年起在故宮博物院臨摹宋元明清繪畫數年,同時研習歷代工藝美術作品。先后師從著名畫家方成、郭傳璋、張步等前輩,也曾得到過亞明、何海霞先生的指點。1991年,受全國青聯派遣和應日本靜岡縣富士官國際文化交流學園邀請赴日本研修,教授中國畫及古典家具設計。回國后堅持中國傳統文化,致力于推廣古典工藝裝飾設計,探索“大美術”在立體空間的藝術實踐。50歲后重拾畫筆,研習宋元明清諸家技法,追求宋元山水的高古氣韻,在不同題材中錘煉筆墨能量,沉淀出成熟的個人風格和東方情韻。溫驤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特聘研究員、北京市政協第十屆委員、北京市政協第十一屆特邀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第六至九屆理事會理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書畫聯誼委員會副主任、中華海外聯誼會第一屆至五屆理事、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七、八屆委員會委員。

溫驤《皖南風情圖》144x367cm 2022年
“溫家樣”與“君子畫家”——觀溫驤君新作
劉曦林
溫驤君去年剛剛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過個展。近日,又在北京畫院展出了一批新作。這些新作大多是江南之行的紀念,他說是“臥游”,實際上是與江南美景的對話。他的畫風也因“憶江南”的意味,仿佛由寫實發生了向寫意的轉化,明顯地放開了大筆,放縱了淡墨,甚至于為表現云煙變幻的氣韻也放大了空白,古人說:“云為詩留”,這云便是他心中的詩。他有感于江南處處青山綠水,還畫了不少青綠山水,多用微妙的一抹淡綠將那“春光醉染”,那淡綠被淡墨映襯得嫩雅之極,他說是“春把山河圖盡”。他也偶爾用青色,在《江山無盡意》巨幛中,以石青襯著石綠,青益青,綠益雅,令人想到辛棄疾的那首《賀新郎》詞,該詞上闕曰:“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溫驤也古稀之年了,但他不衰,交游頗廣。白發無幾,游山不輟,因疫情宅家,臥游不倦,遂念江南青山綠水,與之對歌也。他見青山嫵媚,而青山怎么可能“見我應如是”呢?詩人,畫家往往將青山視為友人,視為君子,與之對話,與之交心,溫驤筆下的青山便如是。這就是中國山水,中國哲學,中國的天人關系。
溫驤是山水畫家,同時是長于“四君子”畫家,在中國古代,“四君子”,甚至于畫竹、寫蘭單獨是一個畫科,并不隸屬在花鳥畫門下,其實,這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中國畫學之道。中國人喜歡山水,孔夫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將山和水喻為不同氣質的君子,故山水畫被稱之為“仁智之樂”,是因為山水與人是命運共同體,是山水的境界可以令人“暢神”。中國人喜愛梅、蘭、竹、菊,是因為他們是君子,是人格的象征。溫驤視“青竹為伴蘭為友”,是崇其品格;他畫《荷塘清韻》,是因為《愛蓮說》稱蓮為君子,有滿塘的清氣。他畫的山和水是君子,梅、蘭、竹、菊是君子,不是君子不入其畫,他可以稱為“君子畫家”了。這就是中國人的審美。我想,無論世界科技化、數字化到什么玄妙程度,這君子的藝術因其人格力量將永遠放射著光華而長青。
去年,我在為溫驤畫展的前言中稱,他是傳統型的畫家,他確實傳統,太愛傳統,于是便努力深入傳統中國畫的堂奧,按照中國畫的藝術規律,畫他的山水,畫他的四君子。但他不保守,他只是遵循中國畫的美學,去創造自己的新樣。他的山水依然是以水墨為主,但他的大筆淡墨寫意與局部重墨醒神處理得那么好。他的樹法、點苔都是古法,但那古法卻越來越生動,越來越有力,可以稱為“溫家樣”了。這種傳統的創造性發揮,體現著中國的“通變”說。是司馬遷主張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溫驤之變是在吃透了傳統的基礎上的新變,而不是將傳統全盤推翻。在當今,現當代流風競相叛逆的思潮里,中國的傳統文化如何創新,仍然是值得思考與研究的課題,溫驤君的藝術將給予我們以啟發。
部分展覽作品欣賞

溫驤《江山入畫圖》144x367cm 2022年

溫驤《江山無盡意,幽谷樂安居》 503x193cm2022年

溫驤《春染山林》 紙本設色 68x138cm 2022年

溫驤《春光醉染》 紙本設色 68x138cm 2022年

溫驤《富春江上》 紙本水墨 68x138cm 2022年

溫驤《黃山煙云》 紙本水墨 68x138cm 2022年

溫驤《江南無限好青山枉自多》 紙本設色 68x138cm 2022年

溫驤《臥游贛南》 紙本水墨 68x138cm 2022年

溫驤《伊豆月夜》89x87cm 1992年

溫驤《雪山金頂》90x90cm

溫驤《黃山松云》30x30cm 2001年

溫驤《芭蕉牡丹圖》136x69cm 20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