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龍吟 訪雪君 游玉山 觀雁陣:任重水墨丹青藝術展
來源:龍美術館、中國書畫網 作者:中國書畫網編輯部
“任重水墨丹青藝術展”近日在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盛大開幕,展覽由劉益謙、王薇夫婦策劃,謝定偉擔任策展人,精選藝術家約百件書畫作品,涵蓋人物、山水、花鳥多個門類,展現其水墨丹青精湛高超的技藝,以及對中國古典意象審美緣物寄情的超然又自我的理解和表達。

本次展覽以2005年創作的《嵇叔夜服散圖》啟幕。該作繪魏晉名士嵇康坦肩、散發踞坐在榻。藝術家借嵇康隱逸高蹈、出世不群的意象,表明自己對獨立人格的堅持,“內不愧心,外不負俗,交不為利,仕不謀祿”。

展覽現場 《嵇叔夜服散圖》
其他作品均為近五年的創作,分“龍吟”“雪君”“玉山”及“雁陣”四個章節展出,它們既是對作品題材的歸納,也暗示著作品的意趣與靈感的來源。
“龍吟”表現中國神話傳說“龍”的力量,以及孤松、枯竹、隱士的孤高不群。
“雪君”描繪雪中君子的質樸純潔、風資卓絕。
“玉山”不僅呈現多件山水畫,也包含了《毛公鼎·百花王》《落葉·散氏盤》等傳統器具的畫作,營造古典之美。
“雁陣”是對前面三個章節的總結,雖然每幅畫作的題材、風格各有不同,但就像大雁群飛,指向了同一目標,即中國畫自古以來的最高追求——“窮神變,測幽微”。古人以繪畫窮盡造化的神妙、探測意境的幽微,任重亦有此追求。

展覽現場 《雁陣賦》
任重的繪畫上追宋元、五代、晉唐,但是從高古到當代,他是當做一個整體去傳承、借鑒的。其創作不拘泥于某一家,而是博取眾長,創作題材含花鳥魚蟲、人物亭臺、山水竹石,國畫所有門類無一不涉足,又都自成一家。(引自陳佩秋)
策展人謝定偉評價任重創作曰:“唯其用心誠,用意專,用力精,用情真,又兼天資秉賦,使其成就精湛高超的技藝,可以問道,可以近乎道。”近年來任重創作的作品“己不囿于造化,亦非古人所能拘制”。

展覽現場 《雁陣賦》
竇唯·朝簡專為展覽營造了《雪竹賦》《雁陣賦》等多首背景音樂,玄妙幽遠地在展廳中逸蕩,與任重的畫作一起,實現音畫神契、天人合一的氣韻。任重從少年時代起,竇唯先生的音樂就一直陪伴在創作中,使得他“屏蔽現實于畫外,敏銳自我于畫中”,此次藝術家也將其創作時的心境分享給了觀眾。

任重 字千里,號逸矦,1976年生,職業畫家、收藏家。畫室名浴桐小館。自幼習畫,至今四十余載,師古人之跡更師古人之心。年少才俊,深思敏學。自幼得乃翁教誨,筑基國學涵養詩文,遍臨名跡精研古法。弱冠以后游學四方,客居于京滬蜀等地。尋師訪友登山臨水,善師前賢之跡更師前賢之心。所作花鳥山水人物,高古典麗淵雅靜穆。集古之大成,自抒機杼。年方逾立,各科并兼。近歲作品廣為流傳,遍獲賞音。
部分展覽作品欣賞

《嵇叔夜服散圖》 73 x 50cm 2005年

《蒼龍吟雪》61 x 47cm 2022年

《玉質寒操》60 x 55cm 2018-2023年

《玉質寒操》局部

《松巖千仞》136 x 69cm 2022-2023年

《寒來》93 x 68.5cm 2019-2023年


《江崖仙侶》57 x 70cm 2022-2023年

《江崖仙侶》局部

《浩浩醉歌群鶩起 翩翩孤影角巾欹》34 x 68cm 2022-2023年

《泥金絹金屏風六曲》174 x 373cm 2019-2023年

《泥金絹金屏風六曲》局部

《雪梅仙侶》136 x 264cm 2019-2023年

《雪梅仙侶》局部

《松·水·巖》55 x 72cm 2020-2023年

《松·水·巖》局部

《羲皇》45 x 67cm 2019-2023年

《雪君》42 x 101cm 2020-202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