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之風神·首屆中國書法學術提名雙年展
來源:未知 作者:編輯:中國書畫網
近日,“散之風神·首屆中國書法學術提名雙年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是江蘇省文旅廳精心打造的文藝品牌活動之一,其與國畫的“抱石風骨”、油畫的“悲鴻風度”一同組成“三風”展覽,是以書畫家命名、書畫美學定位的三個全國性藝術活動品牌,在藝術上體現了獨有的江蘇風格和江蘇精神。

中國書協主席、江蘇省文聯副主席、省書協主席孫曉云,江蘇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志純,江蘇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水家躍,江蘇省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常勝梅,江蘇省文旅廳二級巡視員官天濤,中國書協顧問尉天池,江蘇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高民,江蘇省美術館黨總支書記、館長王法,中國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書協主席丁申陽,中國書協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創作部主任、博士生導師陳海良,中國書協草書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書法院常務副院長趙長剛,中國書協篆刻委員會委員戴武,中國書協草書委員會委員陳明之,江蘇省書協副主席李嘯、王偉林、劉燦銘、黃正明、馬亞、金丹、常漢平,《中國書法》雜志社社長助理、現代編輯部主任朱中原,《書法導報》副總編輯黃俊儉,《書法報》副主編張波,以及散之風神·首屆中國書法學術提名雙年展省內和全國參展作者代表等書法界、媒體界人士參加開幕式。開幕式上,中國書協理事、江蘇省書協副主席、省書法院院長李嘯介紹展覽情況,丁申陽代表參展書家發表作品創作感言,孫曉云、楊志純分別代表主辦單位致辭,孫曉云、楊志純、水家躍、尉天池共同為展覽啟幕,常勝梅主持開幕式。

“散之風神•首屆中國書法學術提名雙年展”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江蘇省書法院、江蘇省美術館承辦。展覽沒有采用常規的海選投稿機制,而是選擇學術提名方式。首屆展覽為了強化“風神”主題,將作品書體定位為草書。80位提名書家,涵蓋當代全國老、中、青三代草書名家,作者主要構成為中國書協部分主席團成員、草書委員會委員、“蘭亭獎”“全國獎”獲獎書家,以及在草書創作領域不同年齡段、不同風格的代表人物。章草、小草、大草俱有或典雅秀逸,或恣肆奔放,名家云集,精彩紛呈。展出的160余件作品基本體現當代草書的創作水平。

前 言
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定文化自信,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草書作品,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江蘇省書法院、江蘇省美術館聯合承辦“散之風神·首屆中國書法學術提名雙年展”。
林散之作為“金陵四家”代表,是當代中國書法草書史上最具有代表性、貢獻最突出的重要書法家之一。他的草書繼承發揚了黃賓虹“五筆七墨”之法,筆勢多變,氣韻生動,達到了“虛室生白”的藝術高境界。創造性地發展了當代草書技法,形成了飄逸而蒼勁,文雅而渾樸的"散之風神",被譽為當代書法"草圣"。
林散之的草書成就是江蘇對中國書法藝術史的卓越貢獻,也是引領當代草書藝術發展的重要旗幟。舉辦“散之風神·首屆中國書法學術提名雙年展”,旨在繼承林散之先生厚植傳統、不斷深入探索的創新精神,學習他詩書畫三絕的藝術追求、修養全面深厚的人格境界,激勵當代書法家尤其是以草書為主攻方向的書法家們要苦研技藝、富涵學養、關注現實,創作出更多與偉大新時代相輝映的優秀書法作品,持續推動當代草書事業的繁榮發展。
“散之風神·首屆中國書法學術提名雙年展”,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在全國提名80位老中青書法名家,每位作者提供2件作品參展,提名的80位作者精心創作的160件草書作品,代表了當代草書的整體藝術水平,彰顯中國草書精神,呈現出當代草書創作中的多元風格與豐富技法,展示了當代草書發展的整體風貌,體現了本次雙年展權威性、學術性、創新性的學術品格。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我們要積極引導書法家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守正創新、培根鑄魂,以書法藝術弘揚正大氣象,展現文化自信。以書法精品力作,奮力譜寫新時代書法藝術的嶄新篇章。
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2022年9月

9月5日上,“散之風神·首屆中國書法學術提名雙年展學術研討”在江蘇省美術館召開。陸衡、金丹、朱中原、王偉林、張其鳳、鄭長安、葉康寧、劉燦銘、衡正安、董水榮、陳明之、朱敏、黃俊儉等在會上分別就林散之的書法創作歷程、影響發表了看法。
部分展覽作品欣賞

孫曉云 林散之《學書》

言恭達 自作詩一首

李一 自作詩《論林散之》

劉洪彪 《觀古今草書得句》一首

陳新亞 林散之《論書絕句十三首》 之四

王忠勇 林散之《索書》二首 之一

錢玉清 《林散之頌》

羅小平 世慮塵緣聯

馬亞 林散之《論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