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乎上與古為新 全國第三屆書法臨帖作品展覽
來源:中國美術館 作者:編輯:中國書畫網
4月1日,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館、安徽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全國第三屆書法臨帖作品展覽”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本屆臨帖展從中國書協38家團體會員選送的3366位作者作品中進行評審,最終評選出276位作者的552件臨、創作品入展。作品涵蓋了各書體門類,聚焦經典、內化出新,注重臨古涵養和個性表達。作品取法上至商周,下迄清末,甲骨、鐘鼎、簡帛、碑版、刻石、法帖均有涉獵。本次展覽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前書法界倡導研習傳統經典的階段性成果,呈現出近年來業界致力于書法藝術傳承與創新的時代特征。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徐永軍,中國書協主席孫曉云,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李昕,中國文聯辦公廳主任鄧光輝以及何亞文、張百成、陳先發、邵秉仁、張飆等有關單位負責人、嘉賓,中國文聯各全國文藝家協會、機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負責人,中國書協主席團成員,本屆臨帖展評審工作委員會成員,中國書協女書法家委員會全體委員,部分在京書家代表200余人參加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書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鄭曉華主持。

孫曉云在致辭中表示,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的經典碑帖反映了書法藝術的發展脈絡。通過臨帖廣泛汲取經典名篇精華,準確把握藝術發展規律,深入挖掘民族精神內涵,進而延續發展文化譜系,轉化融合時代審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書寫時代正大氣象,是書法實踐的必經之路,更是攀登高峰的重要根基。此次展覽呈現出近年來書法藝術傳承與創新的時代特征,同時也是中國書協深入構建上下聯動工作格局,把握沿革基礎上拓展組織模式,實施團體會員前置遴選推優,充分發揮各方組織和專業優勢的一次綜合書體屆展。希望以舉辦此類展覽為契機,進一步發揮引導示范作用,立足嚴謹周密、客觀公正的評審工作,倡導業界承續傳統、尊崇經典,引導書家培根鑄魂、守正創新。

展覽由中國書協、中國美術館、安徽省文聯主辦,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安徽省書協、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展覽將于4月10日閉幕。
部分展覽作品欣賞

魯雪娟 篆書臨《不期簋》紙本 137cm×68cm 2022年

魯雪娟 篆書《黃庭堅書論》節選 紙本 137×68cm 2022年

林海珊 臨《吳昌碩臨石鼓文》180cm×95cm 2022年

林海珊 錄蘇軾《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180cm×95cm 2022年

王濤 臨趙之謙《三略八屏》175cm×88cm 2022年

韋貝佩 隸書節臨《張子東銘》紙本 178×94cm 2022年

韋貝佩 隸書《楊萬里詩一首》紙本 178×94cm 2022年

任林川 楷書節臨《王寵游包山集》 紙本 31.5cm×31.5cm 2022年(局部)

李嫻 臨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138cm×34.5cm


鄭聰賓 臨虞世南《破邪論序》2022年 (局部)

苗帥濤 臨《韭花帖》180cm×53cm 2022年

石杰 節臨《書譜》2022年

吳文亮 節錄《世說新語》2022年(局部)

王天津 節臨《大觀帖》2022年(局部)

王曉瓊 節臨《大觀帖》 180cm×70cm 2022年(局部)

何后得 行書臨米芾《李太師帖》紙本 135cm×69cm 2022年

李兵 節錄黃庭堅《李太白憶舊游詩》 2022年

陳步宣 錄陶宗儀題畫一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