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頤春和:戴澤先生頤和園主題藝術特展精彩呈現
來源:頤和園 作者:編輯:中國書畫網
8月18日,“期頤春和——戴澤先生頤和園主題藝術特展”在頤和園德和園隆重開幕。展覽展出百歲藝術家戴澤先生的34件藝術作品,其中繪畫作品32件,2件雕塑作品。大家所熟知的《慈禧畫像》也將在展覽中亮相。

戴澤先生是當代著名畫家。四川云陽人,1922年3月出生,1942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師從徐悲鴻、傅抱石、謝稚柳、黃顯之、秦宣夫、呂斯百、陳之佛等先生。1946年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徐悲鴻先生(中央美院前身)助教,講師。1949年協助徐悲鴻等人建立中央美術學院。為中國美術事業培養了大批人才,著名者有靳尚誼、姚鐘華、孫為民、王沂東、龍力游等。作為徐悲鴻重要的弟子,新中國美術教育奠基人,中國第二代油畫家代表人物,中央美術學院奠基人之一,戴澤先生始終筆耕不輟,執著地走在藝術的道路上。

《自畫像》紙本水彩 28.5×18.5cm 1946年
本次展覽以頤和園四季景觀為主題,分“頤和冬趣”“春和景明”“荷塘夏影”“秋境古橋”四個板塊。展覽中還將呈現戴澤先生精彩的花卉寫生,輔以與展覽主題、藝術家創作或生活相關的文獻與歷史圖像。
展品中最早創作于20世紀40年代,展品先后的創作時間跨越了近70年。展品從一個側面見證了頤和園作為有生命力的園林的發展歷程。
其中題為《頤和之春》的中國畫作品是戴澤先生92歲依照20世紀70年代寫生作品再創作的。作品畫面中知春亭島上一株羸弱的小柳樹,而今已長得粗壯繁盛。正如畫家曾經說過“最美的畫,應該是畫在時間之上的,時間會給出一切作品答案”。

展廳內最核心展品為《慈禧畫像》,這幅作品尺幅巨大,在眾多風景作品中格外醒目。很多頤和園展覽的忠實觀眾對這幅油畫作品并不陌生,這幅《慈禧畫像》曾在頤和園博物館及《園說》等系列展覽對外展出,但是觀眾并不了解《慈禧畫像》背后的故事。

《慈禧畫像》布面油畫 畫心142×232 全幅151×24 1979年
據頤和園黨委副書記秦雷介紹,本次展覽的《慈禧畫像》為1979年戴澤先生臨摹復制的油畫作品。原件是1905年荷蘭畫家華士·胡博為清代慈禧皇太后繪制的油畫像,畫中慈禧端坐寶座,著金色壽字袍服,頸間圍著壽字嵌珠花巾,頭戴玉蝴蝶,耳飾珠墜,手持牡丹富貴團扇,指戴金護指。在園史檔案中記載:慈禧油畫1933年匯同故宮文物南遷至南京,1949年北返。在動蕩歲月中,畫像受潮泛黃,畫布松弛,多處有皺褶紋,亟待修復。
為了展覽需要,園方委托中央美院時任油畫教師的戴澤先生復制一張等大作品,原畫像則得以妥善保存。2007年,由荷蘭國家頂級的油畫修復專家攜專門設備來到頤和園修復了慈禧畫像原作,當時戴澤先生的臨摹作品,成為修復原作的一項重要參考資料。修復完好的慈禧畫像作為珍貴的歷史鑒證與重要文物被精心保護。

配合展覽,頤和園還將與戴澤藝術工作室聯合舉辦多場的美育科普活動,以傳承戴澤先生的美術教育理念。開展首天,青年畫家、戴澤先生的學生寧波先生為參觀畫展的小游客教授中國畫繪畫技法。展覽期間,美術史學者、藝術評論家、美育專家還將為公眾帶來專題講座和學術直播活動。
該展覽由頤和園主辦,北京皇家園林書畫研究會、戴澤藝術工作室、戴澤藝術基金聯合承辦。展期為8月18日至10月9日,逢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部分展覽作品欣賞

《頤和園》紙本油畫 55×39.5cm 1987年

《睡蓮》紙本油畫38.5×52cm 1978年

《邀月門古玉蘭》紙本油畫 61.5×41.5cm 1979年

《佛香閣》布面油畫 25×38cm 1979年

《頤和園冬日晨曦》紙本油彩 37.5×51.6cm 1979年

《蘇州街三孔石橋》紙本油畫 54.5×39cm 1987年

《景福閣春色》紙本油畫 50×47cm 1989年

《佛香閣》布面油畫 39.5×59.5cm 1999年

《紫氣東來城關》布面油畫 40×50cm 1999年

《善現寺雪景》布面油畫 81×65cm 2006年

《頤和園之春》紙本設色 69×71cm 2014年

《小熊同他的媽媽》紙本水彩高仿 40×35.7cm 1951年

《白玉蘭》紙本設色 29×47cm 1960年

《藍色的豹》紙本設色 70×41.5cm 1995年

《水仙》布面油畫 24×36.5cm 200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