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然 山水圖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五代 南唐 巨然 山水圖軸
南唐亡,至開封,為開元寺僧。師承董源,工畫山水,筆墨清潤,工畫煙嵐氣象,善用長披麻皴畫山,山頂多畫礬頭(石塊),山間奔流急湍,樹木多層曲,喜以破筆焦墨點苔,常于水邊點綴風蒲,林麓間布置松柏卵石,風格蒼郁清潤。晚年畫風漸趨平淡,愈見自然。歷史上巨然與荊浩、董源、關仝并稱五代四大山水畫家, “前之荊、關,后之董、巨,辟六法之門庭,啟后學之茅聵,皆此四人。”北宋沈括稱之曰: “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后人多以“董巨”并稱,視之為南方山水畫派之祖。傳世真跡有《秋山問道圖》、 《層巖叢樹圖》二軸(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 《萬壑松風圖》 (現藏上海博物館)、 《山居圖》 (現藏日本齋藤氏)、《煙浮遠岫圖》 (現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溪山蘭若圖》 (現藏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
山水師法董源,對水墨山水有所發展,創“淡墨輕嵐”一體。早年著力刻畫形象,山石用淡墨長披麻皴,山巒拔地而起,山頂多作礬頭(小石塊),晚年漸趨平淡,落筆融渾天成,嵐氣清潤,布局天真。以破筆焦墨點苔,水邊常點綴風吹蒲草,林麓間布置卵石、松柏、疏筠、蔓草之類,相與映發;而幽溪細路、屈曲縈帶、竹籬茅舍、斷橋危棧真若山間景趣,一派江南煙嵐氣象。為南方山水畫派之祖,與董源并稱“董巨”。曾在學士院玉堂北壁畫《煙嵐曉景》,博得朝野士大夫稱贊,遂馳名中原,畫史上將其與荊浩、關仝、董源并稱為五代北宋間四大山水畫家。人稱“前之荊、關,后之董、巨,辟六法之門庭,啟后學之矇瞆皆此四人。”對后代影響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