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圖軸》
來源:中國書畫網 作者:三少奶奶

《墨竹圖軸》,元代/1345年,顧安,絹本墨筆,立軸,縱62.9厘米,橫28.5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顧安(1289-1365后)是元代畫家,字定之,號迂訥居士,淮東人,家住昆山,官至泉州路行樞密院判官。顧安擅畫墨竹,喜作風竹新篁,運筆遒勁挺秀。用墨潤澤煥爛,于李衎、柯九思外,自成一家。亦工行、楷書。《墨竹圖軸》作于至正乙酉(公元1345年),作者時年57歲,圖寫一竿墨竹自畫面中間橫出,上下分枝,風姿婀娜、搖曳生姿。

《墨竹圖軸》局部大圖

《墨竹圖軸》局部大圖
顧安擅墨竹,師法文同,具有個人風格。畫竹多作風竹和新篁,運筆遒勁挺秀。用墨潤澤煥爛,得其偃仰扶疏,挺健嫩秀之韻致。他與李衎、柯九思等人同為元代畫竹名家,具有一定影響。亦工書法,長于行書、楷書,師承趙孟頫,筆致遒勁,頗具功力。折疊編輯本段藝術特色顧安擅畫墨竹,繼承文同的傳統,常作風竹新篁,行筆謹嚴,遒勁挺秀,用墨潤澤煥爛,畫湖石帶勾帶染,得皺透之姿,在李衍、柯九思外,自有一股蕭疏清逸之氣。畫風篁新竹,或叢生群聚,或一枝獨秀,竹葉多取仰勢,行筆遒勁,雄健挺秀,吸取李衎、趙孟頫諸人技法,融入書法意趣,蕭疏清逸,自成一格。作品內容多描寫風竹的新篁。運筆遒勁,法度嚴謹,墨色濃潤而勻凈,無論表現風竹的偃仰扶疏、或是新篁的挺健嫩秀,結構取勢都恰到好處,具有生動之致。他的墨竹為明代王紱等人所師法。古代畫墨竹的畫家很多,最著名的當屬宋代的文同。自南宋以后,畫墨竹的畫家日漸增多,如王庭筠、吳鎮、柯九思、顧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畫之湖石有兩種風格:一種不用皴法,以水墨染出,規整秀麗;另一種帶鉤帶染,用皴法水墨點染而成,得透、漏、皺、瘦之趣。元代郯韶贊其畫竹詩云:“吳下幾人能畫竹,風流只數顧參軍。都將數尺云煙思,寫作當年篆籀文。”折疊編輯本段傳世作品傳世畫作有《修篁秀石圖》軸、《墨筆竹石圖》軸,現藏故宮博物院;至正五年(1345)作《墨竹圖》軸藏上海博物館;至正十年作《平安磐石圖》軸及與倪瓚、張紳合作《古木竹石圖》軸,均圖錄于《故宮書畫集》;二十五年(1365)作《拳石新篁圖》冊頁,圖錄于《中國歷代名畫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