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圭小品山水畫賞析
來源:中國書畫網 作者:張璋
夏圭,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字禹玉,臨安(今浙江杭州)人。早年畫人物,后來以山水著稱。他與馬遠同時,號稱“馬夏”。寧宗時任畫院待詔,受到皇帝賜金帶的榮譽。他的山水畫師法李唐,又吸取范寬、米芾、米友仁的長處而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雖然與馬遠同屬水墨蒼勁一派,但卻喜用禿筆,下筆較重,因而更加老蒼雄放。用墨善于調節水分,而取得更為淋漓滋潤的效果。在山石的皴法上, 常先用水筆淡墨掃染,然后趁濕用濃墨皴,造成水墨渾融的特殊效果,被稱作拖泥帶水皴。

《煙岫林居圖》 宋 夏圭 絹本水墨 縱25厘米 橫26.1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夏圭作畫善于用概括的筆墨大膽的剪裁,創造出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水墨酣暢的藝術風格。此作圓形,原為紈扇,左上方畫煙藹遠山,迷蒙深幽,下為林木坡石,后有茅屋兩間,山澗溪水上架一木橋,一人彎腰策杖而行。此畫山石用筆勁峭,林木簡練淋漓,構圖獨特,將所畫物象集中于畫面的左下方,這也是“夏半邊”的體現。

《臨流撫琴圖》 宋 夏圭 紙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夏圭在進行山水畫創作時, 善于用焦墨皴擦表現淡雅而雄秀的景色, 用類似焦點透視的平遠法布局, 大面積使用空白, 極簡約地在空白中描寫遠山和對岸的空曠隱約, 形成空曠秀雅而又空靈的神韻。《臨流賦琴圖》表現的是溪旁古樹下一高士撫琴之狀, 筆法勁健, 墨色淋漓, 觀之如聞錚錚然彈琴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