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網(wǎng) > 傳世書畫 > 繪畫 > 元宵三五 正好嬉游去
元宵三五 正好嬉游去
來源:中國書畫網(wǎng) 作者:編輯:中國書畫網(wǎng)編輯部
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是歲朝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按照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這天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除吃意寓團圓美滿的元宵外,還要點起彩燈萬盞,燃放焰火和猜燈謎。

清《乾隆帝元宵行樂圖》軸 絹本 設色 縱302厘米 橫204.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描繪的是清代乾隆皇帝與皇族子弟們在宮苑內(nèi)慶賀元宵節(jié)的情景。圖中乾隆皇帝坐在樓閣上,正安詳?shù)啬恳曋首遄拥軅儜c賀元宵節(jié)。
此畫未屬款,從技法上分析,畫中人物的畫像應是由擅長寫實畫的宮廷畫家郎世寧繪制。他在西洋肖像畫的基礎上,巧妙地吸取了傳統(tǒng)中國“寫真”畫技法,筆法精細,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不同人物的體態(tài)和神情。畫中的孩童應是由中國畫家補繪。畫家們以細勁輕利的線條勾描,顯現(xiàn)出孩子們游戲時活潑的動態(tài)。屋宇、樹石背景亦當是由中國畫家補繪,畫家們以傳統(tǒng)的中國山水畫、界畫技法,精心勾描、點染,筆筆不茍,具有宋畫特點,山石多以側(cè)鋒皴擦,表現(xiàn)出其峭撥的風骨和堅硬的質(zhì)感;畫中所繪物象眾多,且以不同的筆墨加以表現(xiàn),在審美情調(diào)與營造意境上既與中國傳統(tǒng)有別,又不背離中國的傳統(tǒng)習慣,反映出宮廷建筑畫“中西合璧”的新畫風。

乾隆帝繼承皇位后,許多方面都承襲前朝典制,每遇漢民族歷代相承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元旦、上元、清明、七夕、中秋、重陽等,他都要求在皇宮中舉行相關的慶祝活動。在眾多的節(jié)令中,他對新年伊始的第一天,即歲朝(元旦),尤為重視,每到這一天,他要與家人團聚在一起,在宮苑內(nèi)點竹放炮,祈求平安吉祥。同時他還要認真地書寫《心經(jīng)》一冊,以示慶賀。此畫中乾隆其慈祥的目光,溫柔的舉止,顯現(xiàn)出他身為帝王之外,作為普通家長的一面,令畫面充滿無限的愛意與溫情。整幅畫面,不僅呈現(xiàn)出元宵節(jié)喜慶祥和的熱烈氣氛,同時展示出乾隆皇帝與家人間濃濃的親情。


此畫與款屬郎世寧、沈源、丁觀鵬等繪的《乾隆帝歲朝行樂圖》軸(絹本,設色,縱305厘米,橫206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1738年郎世寧、沈源、丁觀鵬等繪的《弘歷雪景行樂圖》軸(絹本,設色,縱486厘米,橫378厘米),無論是在人物情態(tài)、衣著,還是構圖等方面都頗為相似,反映出宮廷歲朝、行樂題材繪畫的程式特點,以及乾隆皇帝的喜好與文化政策。

郎世寧、沈源、丁觀鵬等繪的《乾隆帝歲朝行樂圖》軸 絹本 設色 縱305厘米 橫20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郎世寧、沈源、丁觀鵬等繪的《弘歷雪景行樂圖》軸 絹本 設色 縱486厘米 橫378厘米 1738年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 佚名《弘歷喜雪圖軸》 絹本設色 縱303cm 橫206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