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 書法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康有為 書法
康有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長素、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別署天游化人,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清光緒年間進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廣東望族,世代為儒,以理學傳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會改革家、書法家和學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學說,并致力于將儒家學說改造為可以適應現代社會的國教,曾擔任孔教會會長。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學偽經考》。
康有為在近代史上之所以暴得大名,得益于“戊戌變法”。這場發生于1898年夏秋之交、被概括為“百日維新”的政治變革,史稱“康梁變法”。
維新變法失敗后,康有為去國離鄉,流亡16年,歷經三十二國,環球行程總計約6萬里。
若干年前,《中國書法》雜志等權威媒體,曾評選20世紀中國十大書法家,康有為和吳昌碩、于右任、林散之等人赫然并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