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琚 橋畔詩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南宋吳琚《橋畔詩》
吳琚(12世紀),開封人。字居父,號云壑。高宗吳皇后之侄,太寧郡王、衛王吳益之子。母為秦檜長孫女。 性寡嗜,日臨古帖以自娛.乾道中授臨安通判,歷尚書郎直學士,帥荊襄鄂三路,慶元初以鎮安節度使留守建康,遷少保,位至少師,世稱”吳七郡王”。南宋著名書法家。
《橋畔垂楊七絕詩》,吳琚書,行書墨跡絹本。4行,共28個字,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釋文:橋畔垂楊下碧溪。君家元在北橋西。來時不似人間世。日暖花香山鳥啼。
吳琚擅長詩書畫,其書祖述米芾,而峻峭過之,大字絕妙。書法字跡勻稱,筆勢圓勁流麗,結構布局端莊秀美、外柔內剛。是幅為吳琚少數遺作中的真跡之一,書蔡襄七絕一首,為現存條幅形式之最早作品。用筆露鋒尖銳, 結字多成方形, 重筆力,輕姿態。
《橋畔垂楊七絕詩》雄強力健,凝重練達,具有很強的感召力與律動感。雖有評其書不逾米芾一步之譏,但此作并沒有米芾肆意縱橫的習氣,于張弛中寓靈動,明顯地與米字拉開了距離,具有自我的個性與特色。
吳琚有才氣,工詩詞,尤精翰墨,善正、行、草體,孝宗常召之論詩作字,盡力模仿米芾,后人在贊賞吳琚天才技藝的同時,又不得不為其感到遺憾.后人認為南宋著名書法家中,得米襄陽筆墨神韻者,應首推吳琚。其著作有《云壑集》,傳世墨跡有《碎錦帖》等,鎮江北固山上鐫有”天下第一江山”乃為吳琚所書。
《橋畔垂楊七絕詩》,吳琚書,行書墨跡絹本。4行,共28個字,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釋文:橋畔垂楊下碧溪。君家元在北橋西。來時不似人間世。日暖花香山鳥啼。
吳琚擅長詩書畫,其書祖述米芾,而峻峭過之,大字絕妙。書法字跡勻稱,筆勢圓勁流麗,結構布局端莊秀美、外柔內剛。是幅為吳琚少數遺作中的真跡之一,書蔡襄七絕一首,為現存條幅形式之最早作品。用筆露鋒尖銳, 結字多成方形, 重筆力,輕姿態。
《橋畔垂楊七絕詩》雄強力健,凝重練達,具有很強的感召力與律動感。雖有評其書不逾米芾一步之譏,但此作并沒有米芾肆意縱橫的習氣,于張弛中寓靈動,明顯地與米字拉開了距離,具有自我的個性與特色。
吳琚有才氣,工詩詞,尤精翰墨,善正、行、草體,孝宗常召之論詩作字,盡力模仿米芾,后人在贊賞吳琚天才技藝的同時,又不得不為其感到遺憾.后人認為南宋著名書法家中,得米襄陽筆墨神韻者,應首推吳琚。其著作有《云壑集》,傳世墨跡有《碎錦帖》等,鎮江北固山上鐫有”天下第一江山”乃為吳琚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