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張好好詩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唐 杜牧 張好好詩行書 紙本
唐代真跡,由于年代久遠,傳世甚少,特別是名詩家手跡,更是寥若晨星,如李白的《上陽臺帖》、賀知章草書《孝經》以及杜牧《張好好詩》等真跡能流傳至今,實在是一個奇跡,這些膾炙人口的詩人真跡流傳,睹其字再讀其詩,令人倍感親切。
杜牧,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書法家。字牧之。大和三年(828)進士及第,又登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官至中書舍人。善屬文,工詩,是唐代著名詩人,人號“小杜”,以別于杜甫。牧之有抱負,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宣和書譜》云:“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臺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后,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曾著錄于《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杜牧由于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杜牧除詩、書、文外亦擅畫,他曾摹顧愷之所畫維摩像,米芾贊其畫“精采照人”(見《畫史》)。書法有《張好好詩》傳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