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網(wǎng) > 傳世書畫 > 書法 > 魏晉南北朝 > 張黑女墓志
張黑女墓志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張黑女墓志》
《張黑女墓志》,又稱《張玄墓志》,全稱《魏故南陽太守張玄墓志》。張玄字黑女,因避清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名諱,故清人常沿俗稱“張黑女墓志”??逃诒蔽浩仗┰?公元531年)十月。此志楷書20行,每行20字,共367字。
該墓志出土地?zé)o考,原石又早已亡佚,何時何地出土亦無記載,此志中有“葬于蒲坂城東原之上”,當(dāng)在山西省永濟縣境內(nèi)。僅有一冊剪裱舊拓孤本存世,此冊清初歸成榑。其后有清初山東益都諸生王玙似、王海二跋,皆未落年月。以后在山東輾轉(zhuǎn)流傳,清道光五年(1825年)春何紹基(字子貞)購得此孤本于山東濟南歷下書市,始大著于世。何紹基得到此本后,欣喜若狂,極為珍愛,舟車旅途中時時把玩臨摹。他說:“余自得此帖后,旋觀海于登州,既而旋楚。次年丙戍入都,丁亥游汴,復(fù)入都、旋楚。戍子冬復(fù)入都。往返二萬余里,是本無日不在篋中也。船窗行店,寂坐欣賞,所獲多矣”。此本有清初王玙、魯珍跋,后又有包世臣、陳介祺及何紹基自跋。民國后曾歸錫山秦文錦。據(jù)剪裱本共367字。以紙墨考其年代,似是明時拓本,有影印本多種問世。藏上海博物館。
其書法精美遒古,峻宕樸茂,結(jié)構(gòu)扁方疏朗,內(nèi)緊外松,多出隸意。此墓志雖屬正書,行筆卻不拘一格,風(fēng)骨內(nèi)斂,自然高雅。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之中又有變化,字形較扁,字距留有間隔,筆畫密者集結(jié),疏者舒放,因此極富情致。細審何紹基字,似頗有于此極意之處。從氣息看,很有魏晉人意,似與元常小楷靈息可通。諦視其用筆,自然恬淡,現(xiàn)鋒穎而厚重端莊;筆畫峻利疏朗;行筆穩(wěn)靜,絕無嬌柔造作之意,收筆放鋒,并不著力而更現(xiàn)凝重寧靜。筆法中鋒與側(cè)鋒兼用,方圓兼施,以方筆為主,兼以圓轉(zhuǎn),給人以溫雅之感。以求剛?cè)嵯酀?,生動飄逸。橫畫或圓起方收,或方起圓收,長捺一波三折。不少用筆有行書意。書寫鐫刻者俱為高手,可謂字字珠璣,行行玉潤,點畫精到,體勢端莊而靜密,峻利而沉著,于奇?zhèn)戎胁皇а耪?,疏朗中不失茂密,婀娜中雜以流麗。既有北魏的神韻,又有唐楷的法度,堪稱北魏書法之佼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