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夢梅花詩卷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王蒙《夢梅花詩卷》
王蒙(1308-1385),字叔明,一字叔銘,號香光居士、黃鶴山樵。吳興(今浙江湖州)人。王蒙是趙孟頫的外孫,趙孟頫的女婿王國器(德璉)之子。自幼受到外祖父趙孟頫、管道昇及母舅趙雍、趙奕等人的熏陶,詩文書畫皆有家傳。曾一度任官,后來棄官隱居于臨平(今浙江余杭)的黃鶴山。元朝滅亡后,王蒙出任泰安(今屬山東)知州廳事,與胡惟庸有交往,洪武十八年(1385)胡惟庸案發被捕,王蒙也受到牽連下獄,死于獄中。
王蒙能詩文,工書法。尤擅畫山水,得外祖趙孟頫法,以董源、巨然為宗而自成面目。寫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復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點,表現林巒郁茂蒼茫的氣氛。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僅次于黃公望,后人將其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為“元四家”。對明清及近代山水畫影響甚大。倪瓚曾有詩贊其書法:“筆墨精妙王右軍,澄懷臥游宗少文。王侯絕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
王蒙流傳至今的書作,風格大多近似趙孟頫。這幅王蒙行草《夢梅花詩帖》,是一件最能反映他本人書法風格的作品。帖上詩云:“曾向羅浮認得真,華胥仿佛舊精神。翠禽棲老千枝雪,凍蝶驚回萬古春。十里暗香云漠漠,一溪流水月粼粼。要知金鼎調羹客,元是商巖版筑人。”此詩為王蒙與好朋友楊維楨、張光弼、劉時可等文人雅士一起聚會時的即興唱和之作。是卷奇逸瀟灑,雄遒蒼健,筆墨柔婉有致,章法錯落掩映,全卷還能看到隨時變換書體,或行或草,或疏或密,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但不論采用何種書體,都能以相應的筆法應用自如,得心應手,風格已完全脫離趙孟頫藩籬,顯示其廬山真面目,可惜已不多見,所謂真率處能見真精神。所以《夢梅花詩帖》,乃是王蒙一幅不可多得的書法佳作,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