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的“第一”美人
來源:中國書畫網 作者:天
書法中的“天下第一”美人,其實指的是一本拓帖——《董美人墓志》,原碑名為《美人董氏墓志銘》,此碑在清代時被“小刀會”毀掉,現存的全是拓帖。在書法圈里大家都簡稱此拓帖為《董美人》
《董美人墓志》。隋開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刻,蜀王楊秀撰文,無書者姓名。21行,行23字。原石于清嘉慶、道光年間在陜西西安出土。為上海陸君慶官陜西興平時所得,旋歸上海徐渭仁。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上海小刀會農民起義戰爭期間,原石毀佚。徐氏拓本流傳甚少,出土初拓本尤為難得。
《董美人墓志》撰文者為蜀王楊秀,隋文帝第三子,董美人為其愛妃,病逝時年方十九,楊秀撰文以表哀悼。
隋人書法,承北魏書體,下開唐朝新風,是南北朝到唐之間的津梁,《董美人墓志》堪稱隋志小楷中第一,屬歷代墓志的上品,開唐代鍾紹京一路小楷之先河。其書法布局平正疏朗、整齊縝密,結字恭正嚴謹、骨秀肌豐,筆法精勁含蓄,淳雅婉麗。從字體面目看,楷法純一,隸意脫盡,已與晉人小楷、北朝墓志迥別,但是部分地可以看到外方里圓、華美堅挺的筆致,給人以清朗爽勁,古意未漓的感覺。清羅振玉對其評價很高:“楷法至隋唐乃大備,近世流傳隋刻至《董美人》、《尉氏女》、《張貴男》三志石,尤稱絕詣。”學習此志者,可祛塵俗氣也。
這方追思董美人生平事跡的隨葬刻石,于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毀于兵燹。拓本流傳稀少。
隋人書法,上承北魏書體,下開唐朝新風,是南北朝到唐之間的津梁。《美人董氏墓志》恰好反映了這一點,屬隋代墓志中的上品佳作,堪稱隋志小楷第一,開唐代鍾紹京一路小楷之先河。
其書法布局平正舒朗、整齊縝密,結字恭正嚴謹,筆法精勁含蓄,清雅婉麗。
從字體面目看,楷法純一,隸意脫盡,已與晉人小楷、北朝墓志迥別,但是可以看到部分的外方里圓、華美堅挺的筆致,給人以清朗爽勁,古意未盡的感覺。
清羅振玉對其評價很高:“楷法至隋唐乃大備,近世流傳隋刻至《董美人》、《尉氏女》、《張貴男》三志石,尤稱絕詣。” 趙萬里亦評其書法云:“字跡穩秀端麗,與《公元》、《姬氏》二志同為傳世關中隨志翹楚。”
唐初的一些著名書法家(如歐陽詢、虞世南等人)多取法于隋代墓志書體。清代中葉以來,更為廣大書法愛好者垂愛,視為學習楷書書法范本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