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生平及其書法藝術
來源:中國書畫網 作者:編輯:雨墨

朱彝尊 舒白·澍甘聯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南朱北王");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人,與陳維崧并稱"朱陳";精于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余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著有《曝書亭集》80卷,《日下舊聞》42卷,《經義考》300卷;選《明詩綜》100卷,《詞綜》36卷(汪森增補)。所輯成的《詞綜》是中國詞學方面的重要選本。

朱彝尊 能令·更取聯
先世江蘇吳江人,明景泰四年遷于浙江嘉興府秀水縣,遂為秀水人。清順治六年,彝尊挈家移居嘉興梅會里(今浙江嘉興市王店鎮),其故宅今為王店曝書亭公園。曾祖朱國祚,明萬歷十年(1582)進士,官至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加少傅。卒,贈太傅,謚“文恪”。《明史》有傳。祖父朱大競,曾為云南楚雄府知府。嗣父朱茂暉(大競長子),以蔭授中書科中書舍人。他是明末“復社”的重要成員之一。無子,以弟茂曙長子彝尊為嗣。生父朱茂曙(大競次子),秀水縣學生,卒后門人私謚為“安度先生”。祖父朱大競為官清廉。辭官回鄉時,“力不能具舟楫”,行李“僅敝衣一簏而已”。至朱茂曙時,家益貧困,若遇荒年,經常乏食。 朱彝尊論詞重“醇雅”,講究寄托。但他又以為詩詞有別,詞宜于宴樂嬉逸,歌詠太平,這對浙派詞人和他自己的作品都起了不良影響。朱彝尊的詞現存500多首,風格清雅疏宕。但過分追求技巧,講究聲律,偏重詞句琢磨,作品雖多,題材仍不免狹窄。著有<曝書亭集>80卷,《日下舊聞》42卷,《經義考》300卷;選<明詩綜>100卷,《詞綜》36卷。

朱彝尊 書《春夜宴桃李園序》
朱彝尊作文、考據都擅長;以他為代表的浙派(一稱“浙西派”)和以陳維崧為代表的陽羨派,在詞壇并峙稱雄。他經過8年努力,于1678年輯成《詞綜》。此書選取唐、五代、宋、金、元詞660家,2250多首,以作者時代先后為序,附有作者小傳和一些宋、元人的評語,其中存錄了不少優秀作品,至今還不失為中國詞學方面的一種重要選本。朱彝尊所作的詞現存4種,共7卷,500多首。《江湖載酒集》3卷,《靜志居琴趣》1卷,《茶煙閣體物集》2卷,《蕃錦集》1卷,都已收入《曝書亭集》,風格清雅疏宕。
朱彝尊 隸書作品局部
過分追求技巧,講究聲律,偏重詞句琢磨,作品雖多,題材仍不免狹窄。著有<曝書亭集>80卷,《日下舊聞》42卷,《經義考》300卷;選<明詩綜>100卷,《詞綜》36卷。朱彝尊作文、考據都擅長;以他為代表的浙派(一稱“浙西派”)和以陳維崧為代表的陽羨派,在詞壇并峙稱雄。他經過8年努力,于1678年輯成《詞綜》。此書選取唐、五代、宋、金、元詞660家,2250多首,以作者時代先后為序,附有作者小傳和一些宋、元人的評語,其中存錄了不少優秀作品,至今還不失為中國詞學方面的一種重要選本。朱彝尊所作的詞現存4種,共7卷,500多首。《江湖載酒集》3卷,《靜志居琴趣》1卷,《茶煙閣體物集》2卷,《蕃錦集》1卷,都已收入《曝書亭集》,風格清雅疏宕。

朱彝尊 茆參·釣艇聯

朱彝尊 品節·心神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