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網(wǎng) > 傳世書畫 > 書法 > [宋] 黃庭堅《草書杜甫寄賀蘭铦詩》頁
[宋] 黃庭堅《草書杜甫寄賀蘭铦詩》頁
來源:中國書畫網(wǎng) 作者:中國書畫網(wǎng)編輯部
![[宋] 黃庭堅《草書杜甫寄賀蘭铦詩》頁](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4/c1cd058150f74521936d7cb7e9ace541.jpeg)
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xué)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xué)士”。
黃庭堅書法初以宋代周越為師,后來受到顏真卿、懷素、楊凝式等人的影響,又受到焦山《瘞鶴銘》書體的啟發(fā),行草書形成自己的風(fēng)格。黃庭堅大字行書凝練有力,結(jié)構(gòu)奇特,幾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張的長畫,并盡力送出,形成中宮緊收、四緣發(fā)散的嶄新結(jié)字方法,對后世產(chǎn)生很大影響。在結(jié)構(gòu)上明顯受到懷素的影響,但行筆曲折頓挫,則與懷素節(jié)奏完全不同。
![[宋] 黃庭堅《草書杜甫寄賀蘭铦詩》頁](/uploads/allimg/190821/1-1ZR11006003K.jpg)
《杜甫寄賀蘭铦詩》頁,紙本,草書,縱34.7厘米,橫69.6厘米?,F(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釋文:朝野歡娛后,乾坤震蕩中。相隨萬里日,摠作白頭翁。歲晚仍分袂,江邊更轉(zhuǎn)蓬。勿言居(此字點去)俱異域,飲啄幾回同。寄賀蘭铦。
畫幅上鈐有“歸來印”(白文,右下)、“司印”半?。ㄖ煳?,右下)、“希之”(朱文,左下)、“內(nèi)府書印”(朱文,中上)、“賈氏”半?。ㄖ煳模笙拢?。吳其貞《書畫記》卷五、顧復(fù)《平生壯觀》卷二、《石渠寶笈初編》卷二均有著錄。
該帖系《宋元寶翰》冊中的一開。筆法圓勁,筆勢連綿,如龍蛇飛舞,達到心手兩忘的境界。尾“寄賀蘭铦”四字寫作行楷書,矯拔精健,與前草書詩文的飛動氣勢相映生輝。雖短短八行,卻是黃庭堅的草書佳作。此詩帖與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黃庭堅《花氣詩》帖堪稱雙美。
![[宋] 黃庭堅《草書杜甫寄賀蘭铦詩》頁](/uploads/allimg/190821/1-1ZR1102101Q0.jpg)
黃庭堅《花氣詩》帖(《花氣薰人帖》),紙本,縱 30.7 厘米,橫 43.2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局部大圖欣賞:
![[宋] 黃庭堅《草書杜甫寄賀蘭铦詩》頁](/uploads/allimg/190821/1-1ZR1104P51N.jpg)
![[宋] 黃庭堅《草書杜甫寄賀蘭铦詩》頁](/uploads/allimg/190821/1-1ZR1104T5Q0.jpg)
![[宋] 黃庭堅《草書杜甫寄賀蘭铦詩》頁](/uploads/allimg/190821/1-1ZR110491220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