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 吳昌碩 紫藤圖軸
來源:中國書畫網 作者:中國書畫網編輯
《紫藤圖》軸,清,吳昌碩作,金箋,設色,縱163.4厘米,橫47.3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圖是1905年吳昌碩62歲作,為花卉四條屏之末條。款:“乙巳(1905年)八月八日,安吉吳俊卿擬十三峰草堂”。鈐“吳俊之印”。
繪藤葉凌空倚勢,宛若龍翔鳳舞。藤條盤繞回曲,纏石數重。該圖施墨渾厚沉穩而又淋漓酣暢,構圖不拘陳法,巧于設陳布勢。揮灑之中妙趣橫生,生動的筆墨賦予紫藤生機勃勃,其顯現出的畫境充分地印證了本幅題畫詩:“繁英垂紫玉,條系好春光。歲歲花長好,飄(飄)滿畫堂。”的詩境。
吳昌碩長于大寫意花卉,工藤本植物。此畫中,吳昌碩嫻熟地運用狂草般的筆法,自畫幅底部連綿而上,一路迅疾飛動,一氣呵成。正如他自言:“草書作葡萄,筆動走蛟龍”,又言:“臨撫石鼓瑯玡筆,戲為幽蘭一寫真”等。屈曲連綿的藤條圓勁而富彈性,充滿生機,此乃得益于其長期書寫石鼓文練就的筆力。這種以金石書法入畫,追求書法中氣貫神通的審美意趣,對近現代中國畫的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吳昌碩這類紫藤畫法,對齊白石等也有十分巨大的影響。






局部


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