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誼天價作品——《毛主席全身像》
來源:中國書畫網 作者:三少奶奶
《毛主席全身像》,1966年,中國,靳尚誼,材質不詳,262cm×137cm,藏處不詳
《毛主席全身像》是靳尚誼創作于1966年的作品,是畫家從藝60年的最重要代表作品。除了具有不可再生的歷史意義外,人物的刻畫充分體現了畫家成熟的技法,還是有史以來尺寸最大的毛主席肖像畫。該作品只畫毛澤東一人,無情節,亦無背景,以暖色烘托。領袖站立,左臂自然下垂,右臂微屈,手略攥握,著中山裝,蹬皮鞋,儀態莊嚴而溫和。雖然畫毛澤東的作品無以數計,但曾為他寫生的只有尹瘦石和沈逸千二人,所以領袖題材的圖像來源主要是照片與影像,收集資料便成了創作的第一步驟。

在靳尚誼的領袖題材作品中,有些形象來源明確,比如1966 年為國際展覽公司赴阿爾巴尼亞展覽而作的訂件畫《毛主席在廬山》,就可與呂厚民的同名攝影作品基本對應上;有些則是依靠畫家的理解,在照片或紀錄片中提取形象,再逐步醞釀、設計、成熟起來。關于這幅《毛主席全身像》,我們沒有找到能與之完全吻合的圖像資料。比對歷史照片,大致可推定,畫中毛澤東約處在60 年代“文革”前夕。
靳尚誼認為:“肖像畫中的形象,應酷似所要表現的人物。但要求貌似只是一方面,人物的個性及其精神狀態必須鮮明而生動,兩者缺一不可。肖像畫在描繪人物酷似這一方面,是較容易做到的,但是如忽視性格、精神狀態的鮮明表現,往往就不能成為肖像畫,而停留于一般的習作。”“構圖的選擇要非常簡練有力,因為肖像畫的構圖比較單純,整個畫面要嚴格符合造型美的要求。應盡量避免不美的形體、難處理的動作和雜亂無章的背景。動作和背景的處理,要緊密地配合,不能有一點妨礙形象的地方,藝術語言既要簡練、樸素,又要有表現力。”《毛主席全身像》符合以上兩個觀點,觀者在被領袖力量感染的同時,也會因樸素的構圖而獲得一絲于躁動年代中久違的平靜。

局部大圖
《毛主席全身像》是靳尚誼創作于1966年的作品,是畫家從藝60年的最重要代表作品。除了具有不可再生的歷史意義外,人物的刻畫充分體現了畫家成熟的技法,還是有史以來尺寸最大的毛主席肖像畫。廣州2009春拍最重一槌昨日敲下,靳尚誼從藝60年最重要代表作《毛主席全身像》以2016萬元天價震撼整場,成為自15年前廣州第一場藝術品拍賣會起至今成交價最高的一件拍品,也是靳尚誼歷年來作品拍賣成交價最高的一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