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誼最后的《塔吉克姑娘》
來源:中國書畫網 作者:三少奶奶

《塔吉克姑娘》,1994年,中國,靳尚誼,布面油畫,110×55cm,北京保利2016春拍2875萬成交
靳尚誼于上世紀80-90年代期間,以“塔吉克少女”為題材共創作了六幅油畫作品。1994年再度以此為題材,創作了《塔吉克姑娘》一畫,為“塔吉克少女”系列中最后一幅作品,尺幅亦遠超其他作品,是系列中體量最大的一件,是作為畫家在探索古典主義寫實繪畫十余年來,技巧日臻成熟后再造經典的大成之作。該件作品在藝術家繼八十年代對”體積美感“的深入研究與嘗試之后,再一次提筆對同一題材的重新探索。
靳尚誼曾自評《塔吉克新娘》一作:“《塔吉克新娘》設計構圖時采取側光的方式,一半亮一半黑,用古典的方法強化形體的體積感。用筆時突出點的技法,追求一種力度、渾厚感來強化畫面。去美國之前,我的用筆幾乎都是“掃”就的,而“掃”做不好就容易簡單。點的面積小,明暗、體積一點一點地轉過去,在小范圍內既嚴密又豐富,層次多,可造就一種雕塑感,顯得比較厚重,不輕浮,通過內在的轉折,很理性。創作時想法明確、簡單,社會反應強烈,被理論家評論為藝術處理上很完美,開創了中國的新古典主義風格。”
《塔吉克姑娘》是該系列作品中,目前為止保存最為完善,品相極佳的一件。在這幅作品中,他將《三個塔吉克少女》其中一個人物分離出來,形成了一幅獨立完整的畫面。塔吉克姑娘身著一襲洋紅色長裙,頭戴小圓帽和深紅色頭巾,少女所佩戴的首飾——項鏈、耳環等無一不顯示出異域風情。畫中女孩頭部向左側轉,雙手撫弄粗長烏黑的辮梢,眼簾微微低垂。這顯然與她在《三個塔吉克少女》中的目光不同,因為三人的目光是相乎應的,那時少女的眼神為平視。當同一個角度的女性獨立成畫的時候,畫家在這里做出了輕微的調整,但正是這些許的變動,創造出一位典雅、優美、含蓄、寧靜的少女形象。
整幅作品勻整的顏色如同鑲嵌一樣和諧地結合在一起,身體和衣服用冷暖色對比突出,組成畫面的受光部分,使作品幾乎沒有暗調。畫中人物神情含蓄,作品格調典雅,整體意境純靜,這一切都對應了畫家特定文化心理的希冀與向往。與創作《三個塔吉克少女》時期相比,九十年代以后,畫家對于單人肖像的刻畫更加深入,技巧更加嫻熟,畫中不僅注重古典藝術形式構圖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更追求典雅、莊重、和諧的意境,在堅持嚴格的素描和明確輪廓的同時,亦強調繪畫的色彩要素。
靳尚誼于上世紀80-90年代期間,以“塔吉克少女”為題材共創作了六幅油畫作品。1994年再度以此為題材,創作了《塔吉克姑娘》一畫,為“塔吉克少女”系列中最后一幅作品,尺幅亦遠超其他作品,是系列中體量最大的一件,是作為畫家在探索古典主義寫實繪畫十余年來,技巧日臻成熟后再造經典的大成之作。該件作品在藝術家繼八十年代對”體積美感“的深入研究與嘗試之后,再一次提筆對同一題材的重新探索。
靳尚誼曾自評《塔吉克新娘》一作:“《塔吉克新娘》設計構圖時采取側光的方式,一半亮一半黑,用古典的方法強化形體的體積感。用筆時突出點的技法,追求一種力度、渾厚感來強化畫面。去美國之前,我的用筆幾乎都是“掃”就的,而“掃”做不好就容易簡單。點的面積小,明暗、體積一點一點地轉過去,在小范圍內既嚴密又豐富,層次多,可造就一種雕塑感,顯得比較厚重,不輕浮,通過內在的轉折,很理性。創作時想法明確、簡單,社會反應強烈,被理論家評論為藝術處理上很完美,開創了中國的新古典主義風格。”

《塔吉克姑娘》局部大圖,1994年,中國,靳尚誼
《塔吉克姑娘》是該系列作品中,目前為止保存最為完善,品相極佳的一件。在這幅作品中,他將《三個塔吉克少女》其中一個人物分離出來,形成了一幅獨立完整的畫面。塔吉克姑娘身著一襲洋紅色長裙,頭戴小圓帽和深紅色頭巾,少女所佩戴的首飾——項鏈、耳環等無一不顯示出異域風情。畫中女孩頭部向左側轉,雙手撫弄粗長烏黑的辮梢,眼簾微微低垂。這顯然與她在《三個塔吉克少女》中的目光不同,因為三人的目光是相乎應的,那時少女的眼神為平視。當同一個角度的女性獨立成畫的時候,畫家在這里做出了輕微的調整,但正是這些許的變動,創造出一位典雅、優美、含蓄、寧靜的少女形象。

《塔吉克姑娘》局部大圖,1994年,中國,靳尚誼
整幅作品勻整的顏色如同鑲嵌一樣和諧地結合在一起,身體和衣服用冷暖色對比突出,組成畫面的受光部分,使作品幾乎沒有暗調。畫中人物神情含蓄,作品格調典雅,整體意境純靜,這一切都對應了畫家特定文化心理的希冀與向往。與創作《三個塔吉克少女》時期相比,九十年代以后,畫家對于單人肖像的刻畫更加深入,技巧更加嫻熟,畫中不僅注重古典藝術形式構圖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更追求典雅、莊重、和諧的意境,在堅持嚴格的素描和明確輪廓的同時,亦強調繪畫的色彩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