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網(wǎng) > 近現(xiàn)代書畫 > 人 物 > 《長松羽士圖》
《長松羽士圖》
來源:中國書畫網(wǎng) 作者:三少奶奶

《長松羽士圖》,明代/1652年,弘仁,紙本墨筆,立軸,縱114厘米,橫56厘米,貴州省博物館藏

弘仁畫像
《長松羽士圖》中的人物采取白描法,線條用鐵線描。畫人物對于作為山水畫家的弘仁來說,畢竟是偶爾為之,終非“強(qiáng)項(xiàng)”,在這 幅畫中,或許是因?yàn)閷θ宋镌煨筒粔驄故?,行筆時似乎有些拘謹(jǐn),沒有那么揮寫自如是自然而然的事,衣紋皺折的用筆小心遲滯,使線條顯得“弱”而單調(diào),比起作 者所畫的松石,自然就沒有那么得心應(yīng)手,運(yùn)筆自如。作者在畫中以松、竹、梅,這歲寒三友作為人物的陪襯,使畫中人更顯得肅穆,高潔,超凡脫俗,再點(diǎn)綴靈芝 這樣的仙藥靈草,那畫中的人物就讓觀賞者產(chǎn)生了道法至深,似人亦仙的感覺,意境偉峻秀逸。如此地構(gòu)思和創(chuàng)作這張畫,特別是畫中以梅作陪襯,比較符合弘仁的 志趣。

弘仁作品
《長松羽士圖》無款,僅見畫幅右側(cè)有白 文方印“漸江僧”,畫上方詩堂查士標(biāo)的跋語云:“漸江上人畫名重一時,于丘壑竹樹無不盡善,獨(dú)人物不多見,此圖作長松羽士,神韻悠閑,筆致皎潔,深得李伯 時遺意,往曾為余作《系舟圖》,一人危坐蓬底,意度瀟灑,正與此同。余野人也,固宜贈以野人面目。先生深于道者,乃無意而得此蓬瀛之客,豈天之所以贈 金門曼倩,柱下老聃乎!辛未夏日查士標(biāo)題。”跋前用朱文印“后乙卯人”,后鈐白文“士標(biāo)私印”,朱文“查二瞻”。查士標(biāo)生于1615年,卒于1698年, 一生經(jīng)歷過兩個“辛未年”,第一個“辛未年”即1631年,時年17歲。第二個“辛未年”即1691年,時年77歲,此跋應(yīng)題于這一年,距弘仁卒年,已有 28年了。

弘仁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