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空行母像》
來源:中國書畫網 作者:三少奶奶
《空行母像》,近代,張大千,紙本描金設色,立軸,縱84厘米,橫53厘米,北京保利2016春拍6382.5萬成交
《空行母像》題識:蜀郡清信士張大千敬造。張大千自題簽:西藏空行母。本畫色彩濃重,充滿濃郁的宗教色彩。張大千在創作時這幅畫作時用到了一些特殊的顏料,那就是金粉。據說張大千在敦煌的幾年間,全部花費達“五百條黃金”之多,生活已然非常拮據,但是還能用金粉來描繪此幅作品,可見大千對佛教的虔誠,更可見此幅作品的珍貴。

《空行母像》局部,近代,張大千,紙本描金設色,立軸,縱84厘米,橫53厘米
空行母,梵音譯為“荼吉尼”,意為在空中行走之人,是一種女性神祇,她有大力,可于空中飛行,故名。在藏傳佛教的密宗中,空行母是代表智慧與慈悲的女神。佛國與行者之間的聯系,就是由空行母完成的。“空行母是女性菩薩,常常擔任凡夫和佛菩薩之間的信差。” 據說,每月的農歷二十五日,二十四個空行圣地的空行母們都要聚在一處,舉行會供。

《空行母像》局部,近代,張大千,紙本描金設色,立軸,縱84厘米,橫53厘米
據悉,張大千敦煌時期大部分作品,都被留在了成都,目前珍藏在四川博物院。1949年12月,國民黨撤離大陸的最后一批飛機即將起飛,張大千帶著他精選的幾十幅臨摹敦煌壁畫和自己珍藏的部分精品,要求同機撤離。機上的國民黨高官深知這些畫作的價值,然而,飛機嚴重超載,幾經磋商,無奈之下,機上的人員最終決定撤下已經上機的部分黃金,而帶上大千先生的這批畫卷。就這樣,這批張大千最珍貴的收藏和作品離開了大陸,抵達了臺灣,此幅《空行母像》就來自于寶島臺灣的資深藏家,或許其就是被張大千帶到臺灣的幾十張作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