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館藏文物系列展
來源:鳳凰藝術 作者:admin
1937年7月7日,農歷六月廿九(又稱“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抗日戰爭爆發。歷史奔流至此,瞬間迅猛改道。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抵抗外敵入侵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為慘烈的戰爭,也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贏得全面勝利的反侵略戰爭,由此開始。 70年前,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在國共兩黨的共同努力下,廣大文藝工作者結成抗日統一戰線,擔負起喚起民眾、實現民族救亡的文藝抗戰使命。他們走出書房、畫室,投身到火熱的民族救亡運動中。他們熱情謳歌全民抗戰運動,憤怒鞭撻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形成了轟轟烈烈的以救亡圖存為主題的抗戰文藝運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78年后的今天,“鳳凰藝術”特派記者前往國家博物館,為您報道“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館藏文物系列展”。讓我們一起透過歷史片段,一同回望那場轟轟烈烈的抗戰文藝運動。國家博物館搜集并整理了一大批在抗日救亡運動中產生的藝術作品,時至今日、透過這些珍貴的藝術品,仍然能感受到78年前的悲壯與豪邁;亦能感受到文藝運動為振奮民族精神,鼓舞民眾堅持抗戰,堅定人民斗志和信心,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此次展覽由“文藝與抗戰展”、“延安電影團史料展”、“抗戰攝影展”、“抗戰木刻展”、“梁又銘抗戰美術作品展”五個展覽組成,通過近千件館藏歷史文物、圖書報刊和原版歷史照片,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現了抗戰時期廣大文藝工作者以文學藝術為武器,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激勵廣大民眾投身抗戰的轟轟烈烈的抗戰文藝運動。
新聞發布會現場

▲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在現場致辭

▲ 嘉賓致辭 梁政均(梁又銘之子)
開幕式現場

▲ 國家博物館員工合唱團演唱《義勇軍進行曲》和《保衛黃河》

▲ 開幕式現場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致辭

▲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致辭
▲ 中國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宣布展覽正式開幕
下午四點,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館藏文物系列展”開幕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員工合唱團演唱的“義勇軍進行曲”和“保衛黃河”中拉開序幕。隨后,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副館長陳履生先后發表致辭。在開幕式的最后,中國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宣布本次展覽正式開幕。
展覽現場——文藝與抗戰展
▲ 展廳現場
▲ 展廳現場
▲ 展廳頂上掛滿了抗站時期抗日軍民印制的傳單
▲ 冀南抗日游擊軍區第三軍分區全體黨員贈與中共七大的“全黨團結”錦旗
▲ 第八軍一二九師青年游擊隊全體黨員贈給中共七大的“黨的忠堅”
▲ 朱德、彭德懷贈給表現突出的生產優勝者的“生產模范”獎旗
▲ 1939年1月馮玉祥手書中堂
▲ 張治中、邵力子等為上海話劇界救亡協會演劇隊第八隊的題詞
▲ 1945年3月張學良就干擾日本東北后方以配合盟軍反攻事致老友濟川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