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 草書
來源:未知 作者:dsz

于右任 草書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漢族,陜西三原人,祖籍涇陽,是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后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茖W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的創辦人。
人物生平
于右任1879年,于右任出生于陜西三原縣東關河道巷。原名伯循,字右任,曾用名劉學裕。1895年,以第一名成績考入縣學,成為秀才。1897年,在三原宏道書院、涇陽味經書院和西安關中書院繼續求學,受教于劉古愚,與吳宓、張季鸞并稱為"關學"余脈。1898年,參加歲試,以第一名成績補廩膳生,被陜西提督學政葉爾愷譽為"西北奇才"。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光緒帝出逃西安,參加"跪迎",寫下詩篇,自編成《半哭半笑樓詩草》,于1903年冬在三原印行。1904年,清廷下令拿辦于右任。于逃離開封到上海,化名劉學裕,入馬相伯創辦的震旦學院讀書。
1949年4月,于右任離滬1926年,與馮玉祥、劉覺民等人解救西安之圍,出任駐陜總司令。擔任國民政府審計院長、監察院長。1929年始,從事歷代草書之研究,1932年發起成立草書研究社,創辦《草書月刊》。1932年秋籌備建設國立西北農林??茖W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1964年因為政治原因而長期郁悶成疾,病逝于臺北。折疊編輯本段主要成就折疊愛國詩作《望大陸》《右任文存》《右任詩書》折疊書法成就
游山西村《游山西村》;此圖行書中偶夾草楷之體,使整幅作品沉穩而又富于變化,這是于右任從早期到晚年經常使用的一種手法。作品中"笑、酒、留、重、無、明、風、夜"諸字皆以草法為之。這種安排并非刻意的做作而是他性情的自然表達。1932年創辦《草書月刊》;1946年游四川成都崇州街子鎮光嚴禪院,拜讀《洪武南藏》后題寫"藏經樓";集成《標準草書》千字文。折疊教育報國復旦大學,上海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創辦人、校長,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重要奠基人之一。折疊編輯本段人物評價劉延濤:"《標準草
拜讀《洪武南藏》題四川崇州光嚴禪院書》發千余年不傳之秘,為過去草書作一總結賬,為將來文字、開一新道路,其影響當尤為廣大悠久!""先生一支筆,勝過十萬毛瑟槍"柳亞子:"落落乾坤大布衣"陳祖華:"清操厲風雪,典型在夙昔。""三十功名袖兩風,一箱珍藏紙幾張。"陳志歲:"愛國情深,隔海時時望大陸;拯民志定,領軍早早應中山。"林語堂:"當代書法家中,當推監察院長于右任的人品、書品為最好模范,于院長獲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賴于其書法的成名。"楊吉平:"于右任草書是懷素小草的繼承和強化,他解決了小草的碑化問題。""于右任草書,用筆純為中鋒,線條較為纖細(尤比其行楷書纖細得多),而圓勁一如行楷。這顯然是于先生深厚的魏碑功底的作用。"" 于右任草書的意義在于,他第一個將魏碑和小草書打通成一片,為碑學開創出一個新境界,為后人開拓了一條新途徑,使后來的習碑者避免了許多盲目的探索,為二十世紀碑派書法大師。"折疊編輯本段軼事典故折疊競選副總統1948年5月,國民黨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選舉總統、副總統。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先生參加了副總統競選。競選對手主要是桂系軍閥李宗仁。選舉前,為了讓代表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打算,于右任每天在屋內擺一書桌,置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凡代表即送"為萬世開太平"條幅。同時,另設一長桌,放置他簽名的照片2000張,每張照片上簽有各代表的名字,分省、分市、分縣或分職業排列,由代表們上門時自己檢取。每天上門拜訪于右任的人最多時每小時一二百人。大多數人都悟出于右任先生是以聲望和一支筆作為競選的力量。參與副總統競選的人與于右任的做法大相徑庭。如李宗仁給每個代表供一輛汽車,有司機早晚服務,包上幾個大旅社、酒店,只要是代表身份,不管認識與不認識,都可住進去,每天早晚宴席相待,一律免費供應。行政院長孫科、武漢行轅主任程潛二人天天擺酒請客,給代表發紀念品,許諾,拉關系。各地代表每天收到請柬的應接不暇。代表是上帝,副總統競選者和他們拉同事、拉鄉黨,拉同學,拉親戚,拉同宗……設法為自己拉選票。而于右任卻靠一支筆,一張紙,待在家來競選。有人勸于右任別在家"守株待兔",要出去走動,可以找財團借款活動,于右任一一謝絕。他告訴友好說:我相信民眾,我相信自己,成與不成,看民意吧。明天就要投票了,于右任突然派人給各代表送去一張請柬,在飯店對到來的代表即席演講道:我家中沒有一個錢,因此,很難對代表厚待。今天,是老友馮自由等二十位籌資,才略備薄酒相待,我只是借酒敬客了……國民政府選舉開始。投票采取淘汰制。第一天投票,于右任先生得到493票,即遭淘汰。選舉結束,幾個代表找到于右任安慰,馮自由感慨地說:"右老身無分文,憑人格聲望、筆墨競選,這能成功嗎?紙彈根本敵不過銀錢,這社會政治腐敗,靠金錢、美女、紅酒、車子拉票,于老怎能不失敗呢?這失敗原因全是我們這些人昧于世情造成的。"第二天,繼續投票,于右任準時出席。一進會場,風度飄逸,豁達大度,全場代表起立掌聲10分鐘不息,表示對他的欽佩之情。最后,孫科、程潛等相繼淘汰,李宗仁當選副總統,蔣介石當選總統。于1948年5月20日,在南京總統府舉行了就職大典。于右任雖然沒有當上副總統,但其清貧、廉潔、清正、儒雅、豁達的形象卻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做人典范。

于右任草書五言聯——“明月一壺酒,清風萬卷書”






民立報代部長,所以和許多國民黨元老級的要人們都認識。但他最敬重的是大才子于右任先生,不僅在青年時代受其影響,并與之有過談詩論詞等多次交往,晚年時還和秘書田家英索要"已存"的于右任草書。于右任早年曾主編過思想激進的《民立報》,毛澤東在學生時代喜歡閱讀此報,當時就知道了于右任的大名,對其很仰慕。1924年1月,國民黨在廣州舉行了有共產黨人參加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右任與毛澤東都出席了會議,這是他們間的第一次見面。在會上,于右任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擔任執行部的工人農民部長。毛澤東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擔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主編《政治周報》,主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在1926年召開的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毛澤東再次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自然少不了與國民黨重臣于右任共事。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與于右任曾在一起暢談詩詞。1945年8月28日,毛澤
草書《答安東客詞》句東到重慶談判,1945年8月30日即與周恩來由山洞林園赴城內拜訪于右任,正好于右任因公外出,未能見面。當天晚上,張治中在桂園為毛澤東舉行宴會,并邀請了于右任、孫科、鄒魯等人前來參加。時隔多年以后,毛澤東終于與于右任又見面了。1945年9月6日中午,于右任設午宴招待毛澤東、周恩來和王若飛,并邀請張治中、張群、邵力子、丁維汾、葉楚傖等人出席作陪。由于毛澤東和于右任二人志趣相投,都喜歡詩文,在宴席上,兩人就聊起詩文來了。在談話中,于右任對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極力稱贊,對該詞的結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尤為贊賞,認為是激勵后進之佳句。毛澤東卻道:"怎抵得上先生'大王問我,幾時收復山河'之神來之筆。"原來,于右任參觀成吉思汗陵墓時曾賦《越調·天凈沙》:"興隆山上高歌,曾瞻無敵金戈,遺詔焚香讀過,大王問我:幾時收復山河。"說罷,于右任與毛澤
于右任 草書東皆拊掌大笑,舉座皆歡。毛澤東與于右任都熟諳詩詞,如果說能對古人的名作即興拈來則不足為怪,可他們都能背誦對方的詩詞,二人的學問之博,真令人不得不嘆服。新中國成立前夕,蔣介石見大勢已去,試圖搶奪錢財與人才逃往臺灣。毛澤東和周恩來等對文化名人的去留極為關注,其中就有于右任老先生。于右任雖然到了臺灣,但毛澤東對他的書法卻極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