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魯 黃山高坡圖
來源:未知 作者:DSZ

石魯-黃山高坡圖-紙本-41X34.7cm
石魯
石魯(1919-1982),919年~1982年),原名馮亞衍,四川仁壽縣人。因崇拜清初大畫家石濤和現代革命家、文學家魯迅而改名"石魯"。15歲考入成都東方美術專科學校圖畫系,系統學習傳統繪畫,臨習石濤、八大山人的山水花鳥,摹寫揚州畫派及吳昌碩等人的繪畫作品,為后來的國畫創作打下了基礎,抗戰爆發,投身革命行列。1944年調入陜甘寧邊區文協美術工作委員會任創作員,他經常背著自制的畫板為當地的老百姓以及老紅軍、小八路畫素描速寫。沒有顏料和紙張作畫,便搞木刻,解放初,被安排到陜西美協工作,先后擔任西北美協副主任、《西北畫報》社社長、西安美協副主席等職,與趙望云一起團結西北一批畫家,為創建"長安畫派"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文革"中受迫害,幾近死亡。
"文革"后重返畫壇,擔任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陜西美協、書協主席,陜西國畫院名譽院長等職。為"長安畫派"的再度興旺不懈努力。其繪畫獷率、硬朗,有"黑、重、怪、野"之喻。他畫的山水畫驚心動魄,高亢激昂。華山天險、黃河咆嘯,表現得淋漓盡致。挺拔的松柏,冷峻的蘭梅,用筆犀利,如刀刻刃勒,墨色酣暢,痛快沉著。只是由于他的假畫太多,故其畫價在藝術市場上遭低估,除非是可靠的來源。
1959年,石魯創作了《轉戰陜北》,奠定了他在美術界的地位。
正當石魯創作旺盛之際,他創作的電影劇本《劉志丹》被批為反黨事件,那年是1964年,他僅四十五歲。他遭到批判,受到強大的壓抑,他得了精神分裂癥。"文革"中又被逮捕,差一點判了死刑。他的藝術生命也基本上結束了。所以,他的正式創作生涯不過十幾年。石魯除幾幅精心創作的名作外,其他的畫,如《秦嶺山麓》(1961年)、《秋收》(1960年),以及很多山水、竹子、梅花、人物等,雖然風格別致,與眾不同。 有人說總結石魯隨意而作的畫是"野、怪、亂、黑",石魯寫打油詩反駁: 人罵我野我更野,搜盡平凡創奇跡。 人責我怪我何怪,不屑為奴偏自裁。 人謂我亂不為亂,無法之法法更嚴。 人笑我黑不太黑,黑到驚心動魂魄。 野怪亂黑何足論,你有嘴舌我有心。 生活為我出新意,我為生活傳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