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儼少 雨季
來源:未知 作者:dsz

陸儼少 雨季
陸儼少(1909—1993),原名同祖,字宛若,生于上海嘉定縣南翔鎮。1926年考入無錫專科學校,1927年拜馮超然為師,并與吳湖帆相識。主攻山水。抗戰期間流寓內地,1946年回歸故鄉,1956年,任上海愛畫院畫師。1961年至1966年,赴浙江美術學院兼職山水畫教席。曾任中國美協理事、浙江畫院院長、浙江美院教授等。有《陸儼少畫集》、《山水畫芻議》、《中國名山勝景圖》等行世。
陸儼少藝術年表
一九○九年(一歲)宣統元年 農歷 己酉年
六月六日(陰歷五月九日)生于江蘇省(今為上海市)嘉定縣南翔鎮,父親陸韻伯繼承祖業開設米店,母親朱璇。小名"姬"字,"儼妙",號"宛若"。
一九一四年(六歲)民國3年 農歷 甲寅年
改名"驥",字"儼少",后以"儼少"為常用。未識字即喜畫畫。
一九一五年(七歲)民國4年 農歷 乙卯年
取學名為"同祖",入嘉定縣第四國民小學讀書。
一九二○年(十二歲)民國9年 農歷 庚申年
入縣立第二高等小學,未半年入翔公小學讀書。與表妹朱燕因訂婚。
一九二一年(十三歲)民國10年 農歷 辛酉年
得石印本《芥子園畫傳》遂如饑如渴地臨學。
一九二二年(十四歲)民國11年 農歷 壬戌年
高小畢業,入上海澄衷中學讀書,課余參加繪畫、書法、篆刻等課外組織。由高曉山老師教習中國畫。同時研習古典文學。
一九二四年(十六歲)民國13年 農歷 甲子年
學《論語》、《漢書·藝文志》,考試得獎品《畏廬文集》、《畏廬文集續集》。
一九二六年(十八歲)民國15年 農歷 丙寅年
中學畢業,進入無錫美專,專習中國畫,未半年即綴學,與蘇州王同愈訂忘年交。
一九二七年(十九歲)民國16年 農歷 丁卯年
由王同愈介紹,拜上海馮超然先生為師。馮師第一句告誡"學畫不可名利心太重,要有殉道精神,終身以之"。臨戴醇士手卷。
一九二八年(二十歲)民國17年 農歷 戊辰年
臨王東莊冊頁,馮師大加贊賞,謂可亂真。
一九二九年(二十一歲)民國18年 農歷 己巳年
與朱燕因結婚。每半個月去上海馮師處請益。
一九三○年(二十二歲)民國19年 農歷 庚午年
在家自修。讀書、寫字、畫畫三者齊進。
一九三一年(二十三歲)民國20年 農歷 辛未年
常與燕因同至岳母家住.
一九三二年(二十四歲)民國21年 農歷 壬申年
淞滬抗日戰爭爆發,義憤填膺,吟詩泄憤,但畢竟書生無補。隨父母暫避上海租界,路上感受風寒,咳嗽不止,種下氣喘病根。
一九三三年(二十六歲)民國22年 農歷 癸酉年
父親卒。
一九三四年(二十六歲)民國23年 農歷 甲戌年
經友人金守言介紹,得母親同意,在浙江武康上柏山買地經營農場。此時蘇州費新我也來買地,隔澗為鄰。游天目山、黃山。經徐州、曲阜、濟南以至北平,住一個月。歷覽長城、故宮等。再去大同訪云岡石窟,上妙峰山覽太行山色,經天津、煙臺而歸。
一九三五年(二十七歲)民國24年 農歷 乙亥年
去南京參觀第二屆全國美展,飽覽故宮藏品。始作《梅花圖》。發枝取陳老蓮,圈花取石濤,自創面目。書法初學魏碑,繼臨《蘭亭》、宋四家,后學楊凝式。
一九三六年(二十八歲)民國25年 農歷 丙子年
上柏山中新居落成。
一九三七年(二十九歲)民國26年 農歷 丁丑年
奉老母率妻子入上柏山中,植梨千樹、竹萬竿,有學陶淵明之志,《七七事變》為避兵禍,率全家于宜昌僦屋而居,不十日再西行。
一九三八年(三十歲)民國27年 農歷 戊寅年
至重慶。初就任第二十兵工廠秘書室,后至營繕科,最后去所屬農場任事務員之職。作畫至百件,在重慶兩路口舉行個展。認識沈鈞儒、陳樹人、陳之佛、常任俠、黃君璧、豐子愷等。
去成都舉行畫展。
一九三九年(三十一歲)民國28年 農歷 己卯年
游青城山、峨眉山等地。認識了彭襲明、王星北、朱光潛、馬一浮。得朱光潛好評。
一九四○年(三十二歲)民國29年 農歷 庚辰年
為兵工廠撰書遷建落成碑記。
一九四一年(三十三歲)民國30年 農歷 辛巳年
游馬家店,白云在山、青林紅樹,宛然黃子久《秋山圖》,大呼我師乎。
一九四二年(三十四歲)民國31年 農歷 壬午年
書法變異,成為似隸非隸,不同于金冬心漆書。山東王獻唐先生極稱之。然馮超然先生斥為"天書"不好認為。后厭之。
一九四三年(三十五歲)民國32年 農歷 癸未年
畫《瑞雪啟春圖》為母親七十壽。
一九四四年(三十六歲)民國33年 農歷 甲申年
王同愈卒,年八十七歲。畫《洛神圖》、《蜀中留痕冊》贈程景溪。
一九四五年(三十七歲)民國34年 農歷 乙酉年
抗戰勝利,東歸無日。
一九四六年(三十八歲)民國35年 農歷 丙戌年
二月全家搭乘木筏自重慶出發經歷三峽,沖冒險水,出入盜匪窟穴,歷時一月余。于木筏上終日看山觀水,并記在心,日后聞名于世的峽江險水皆出于此。
一九四七年(三十九歲)民國36年 農歷 丁亥年
秋天,在無錫舉辦個人畫展。
一九四八年(四十歲)民國37年 農歷 戊子年
在南翔東市創辦圭白農場。
一九四九年(四十一歲)建國0年 農歷 己丑年
游新昌大佛寺,觀天臺梁飛瀑。嘉定解放。
一九五○年(四十二歲)建國元年 農歷 庚寅年
畫《杜陵詩意畫卷》后附五律六首,得馮老師贊賞。母卒。
一九五一年(四十二歲)建國2年 農歷 辛卯年
遷往上海,參加連環畫學習班。
一九五二年(四十四歲)建國3年 農歷 壬辰年
進私營同康書局任繪圖員,畫《牛虻》連環畫。參加新國畫研究會。
一九五三年(四十五歲)建國4年 農歷 癸巳年
上海舉辦解放后第一次大型展覽。作品《雪山勘探》得好評,被美協收購并出版。
一九五四年(四十六歲)建國5年 農歷 甲午年
在華東美協會晤黃賓虹。宋文治來學習中國畫。馮超然卒,終年七十三歲。
一九五五年(四十七歲)建國6年 農歷 乙未年
率宋文治去拜吳湖帆為師。
一九五六年(四十八歲)建國7年 農歷 丙申年
安徽省文化局來上海物色國畫家去合肥工作,遂約了孔小瑜、徐子鶴、宋文治同行。畫《杜陵詩意冊》二十開贈姚耕云。
一九五七年(四十九歲)建國8年 農歷 丁酉年
從安徽回上海。上海中國畫院成立。去浙東四明山下生活。畫《江路乘筏圖卷》。當選為上海市南市區人民代表。
一九五八年(五十歲)建國9年 農歷 戊戌年
去閩西寫生,畫革命歷史畫。"反右"開始,在會上說了上海美協不掛中國畫,像外國美協,被錯劃為右派分子。
一九五九年(五十一歲)建國10年 農歷 己亥年
每天到畫院勞動改造。于余暇畫成《山水畫課徒畫稿》二百幅。畫《杜陵入蜀詩冊八開》贈謝稚柳。
一九六一年(五十三歲)建國12年 農歷 辛丑年
國慶摘去右派帽子。為吳湖帆畫《清蘿吟巢圖》青綠山水冊頁。
一九六二年(五十四歲)建國13年 農歷 壬寅年
受浙江美術學院院長潘天壽先生邀請,赴杭州任教大學四年級山水課。畫《人物圖》兩幀,開始畫《杜甫讀音畫冊》一百幅。
一九六三年(五十五歲)建國14年 農歷 癸卯年
肺有病。老友任書博送進口藥"抵白粉"服后即愈,畫《感惠冊》報之。
一九六四年(五十六歲)建國15年 農歷 甲辰年
參加畫院組織的皖南寫生。見山叢林邊緣,日光斜射,顯出一道白光,遂由此創為留白之法。
一九六五年(五十七歲)建國16年 農歷 乙巳年
高教部規定,取消兼課制度回上海在青年宮等輔導國畫山水。畫《峽江險水圖卷》、《就新冊》。
一九六六年(五十八歲)建國17年 農歷 丙午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初未受沖擊,畫《毛主席詩意畫》二十四幅。
一九六七年(五十九歲)建國18年 農歷 丁未年
因出身問題,開始被批斗。
一九六八年(六十歲)建國19年 農歷 戊申年
至"文化大革命"后期,均被批斗,受畫院造反派斥打。
一九七五年(六十七歲)建國26年 農歷 乙卯年
摘掉地主帽子。去新安江淳安等地寫生,回來后創"留白法"。
一九七六年(六十八歲)建國27年 農歷 丙辰年
粉碎"四人幫","文化大革命"結束。畫《秋日云開圖》。
一九七七年(六十九歲)建國28年 農歷 丁巳年
去井岡山寫生認識電影演員趙丹,畫《井岡山五哨口圖》。
一九七八年(七十歲)建國29年 農歷 戊午年
畫院宣布一九五八年是錯劃右派。畫成《名山圖》十六幅。
一九七九年(七十一歲)建國30年 農歷 己未年
撤消地主分子的決定。為周恩來故居畫四尺整紙《梅花》,參加上海書法訪日代表團至東京大阪。為北京人民大會堂畫《雁蕩山》、《梅花》大幅。為上海虹橋機場畫大幅《大好河山》圖。任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研究生導師。
一九八○年(七十二歲)建國31年 農歷 庚申年
正式調任浙江美術學院教授。在上海畫院舉辦展覽,并攜至杭州展出,九月赴北京住頤和園藻鑒堂作畫。《山水畫芻議》出版。
一九八一年(七十三歲)建國32年 農歷 辛酉年
五月去香港舉辦個人畫展,并出版《陸儼少畫集》、《中國名山勝景圖》,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九月去北京參加中國畫研究院成立并任院委。
一九八二年(七十四歲)建國33年 農歷 壬戌年
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為金山賓館作大幅《雁蕩泉石圖》,為和平飯店作《南雁蕩》、《迎客松》,為人民大會堂作《雁蕩泉石圖》,畫丈六《三峽》、丈二《南北雁蕩》大畫。
一九八三年(七十五歲)建國34年 農歷 癸亥年
為中南海會議廳畫《層巒疊翠》圖,高三米長九米半大來畫。畫《高江急峽圖》、《雪中西湖圖》。
一九八四年(七十六歲)建國35年 農歷 甲子年
將早年、中年、近年代表作品十四幅捐獻上海博物館。被任命為浙江畫院院長。參加在西德舉行之五人畫展。畫《峽坼云霾圖》、《谷虛云氣圖》、《杜陵詩意圖》。
一九八五年(七十七歲)建國36年 農歷 乙丑年
選書《重建黃鶴樓記》刻碑樹立樓前。《山水畫課徒稿》出版。
一九八六年(七十八歲)建國37年 農歷 丙寅年
《陸儼少自敘》、《怎樣畫云》、《怎樣畫水》出版。
一九八七年(七十九歲)建國38年 農歷 丁卯年
應邀去香港中文大學講學。畫《云山赴集圖卷》,其中人物有一百二十二人。為其畫人物最多的一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陸儼少畫集》。
一九八八年(八十歲)建國39年 農歷 戊辰年
畫水墨抽象冊頁八十幅以賀八十歲壽誕。六月率妻燕因、子亨、亶、學生沈明權等回故鄉嘉定古漪園舉行八十大慶并開個展。
一九八九年(八十一歲)建國40年 農歷 己巳年
離杭州去深圳定居,臨行借西泠書畫院舉辦告別展。任西泠印社顧問。在懷柔縣進行創作,補足因"文化大革命"所流失的《杜甫詩意圖》一百幅。十一月赴深圳,病,住醫院。
一九九○年(八十二歲)建國41年 農歷 庚午年
去南海游西樵山,題"游龍入懷"四個大字,刻于石壁上。有《南陸北李》之稱的李可染先生卒。
一九九一年(八十三歲)建國42年 農歷 辛未年
元旦在深圳中國畫廊舉辦回顧展。展畫一百二十幅,盛況空前。故鄉嘉定籌建"陸儼少藝術展"。
一九九二年(八十四歲)建國43年 農歷 壬申年
回上海,住延安飯店,病住院。
一九九三年(八十五歲)建國44年 農歷 癸酉年
病住院。重陽節卒,享年八十五歲。
二00九年 (百年誕辰)
6月26日,文化界將開展一系列紀念活動,紀念系列活動當天在上海正式啟動。整個活動將延續到2009年上半年,在上海、南京、北京、杭州和深圳五地分別舉行。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由上海嘉定電視臺、陸儼少藝術院聯合攝制的人物傳記片《畫人陸儼少》,大手筆制作,首次以30分鐘的篇幅全景展現這位國畫大師的藝術人生。據悉,《畫人陸儼少》將于6月底正式與觀眾見面。
同時,在上海嘉定陸儼少藝術院和上海美術館開幕的陸儼少書法展和作品展,共展出書法作品80件,繪畫精品208件,文獻資料50余件。此外,陸儼少先生的銅像也在他家鄉的陸儼少藝術院落成。《流光溢彩--陸儼少藝術院館藏陸儼少作品集》和《畫余雜綴--陸儼少詩文題跋集》二書也同時問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