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談書畫市場:普遍感覺現在還是非常冷清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葉露 常浩
自2014年書畫市場遭遇寒冬以來,很多人對于2015年書畫市場持徘徊觀望的態度。記者近日來到了潘家園書畫市場,整個書畫市場的店面區頗為冷清,不少店面大門緊閉。不過,書畫市場大棚區卻聚集了不少人,這里的書畫相對于店面區價格便宜不少。一位前來買畫的顧客表示他平時就喜歡來潘家園轉轉,近年來書畫市場的寒冬并沒有影響到他。他說:“在書畫上我沒有什么偏好,看著差不多就買了。”另一位前來看畫展的劉先生則表示,現在書畫市場的價格還是有高有低,但是這些書畫的價值主要在于個人的喜好。
然而,5月17日晚,中國嘉德2015春拍“大觀之夜”書畫夜場以9.54億在京收槌,總成交率為64%。15件拍品超過千萬成交,38件拍品超過最高估價落槌,潘天壽代表作《鷹石山花圖》和李可染革命圣地山水巨制《井岡山》拍價過億,出現近年來市場上罕見的高價。
書畫市場究竟如何?
三四成的價格 冷是真的冷了
書畫市場真的冷了。
著名現代彩墨藝術家和理論家韓墨表示,“我之前也跟搞經營的朋友聊起了書畫,普遍感覺到現在還是非常冷清,沒有太多的成交,另外有成交的話,價格是非常低的,有一些原來價位非常高的作品,現在可能會是三四成的價格,沒有看到回暖的跡象。”
在韓墨看來,今年的這種情況確實比較特殊,一方面,前一段時間反腐,反腐一直還會是一個高壓態勢,禮品市場這塊兒基本不會再是一個主體。另一方面,由于上半年股市非常火爆,大量的資金都走向了股市,這樣能夠用來投資書畫的資金也會萎縮,在這種市場普遍低迷的情況下,大家也都非常謹慎,很難去主動參與書畫市場投資,所以說目前仍然處于蕭條期。
造假手段肉眼已難分辨 亂是真夠亂的
除了反腐的高壓,書畫市場的造假也讓很多人卻步。
近年來,隨著我國書畫市場規模的不斷壯大,書畫造假之風亦是愈演愈烈。據有關人士透露,目前書畫造假已從初期的人工臨摹造假贗品,發展到運用水印添墨、電腦掃描刻章、裝裱做舊等科技含量較高的技術手段,僅憑肉眼已經很難辨別真偽。更甚者,一些畫店偽造名家簽字及鑒定證書,使贗品流入市場。甚至有的贗品還在大型拍賣機構現身。
對于書畫市場的亂象,韓墨表示:“假貨是管理層面的事情,因為我們對這方面的立法和執行都缺乏力度,對假貨的態度也都莫衷一是,有的認為難以避免,也有的認為應該嚴格治理。我覺得關鍵還是在立法,隨著法治的健全和執法的到位,這種現象也會逐漸減少。當然在這個領域當中,不可能完全杜絕假貨,它是這個行業的特點決定的,只能說如果治理措施得當的話,它會減少。”
對于書畫市場的規范與未來的發展走向,著名收藏家、評論家姚澤民談道:我國目前關于書畫以及書畫界的相關法律條文相當匱乏和貧瘠。已有的《拍賣法》自1997年頒布實施以來,經過將近20年的實踐,已經出現適用范圍過窄,對非拍賣企業的“拍賣行為”監管無據等問題。毫不客氣地說,現在一些拍賣公司已儼然成為“造假”、“知假賣假”的重災區,而一些中小拍賣公司更是坑蒙拐騙。法律的滯后性,已經嚴重影響到競拍人的積極性和拍賣參與者的合法利益。修改《拍賣法》,不應該再僅僅停留在“喊口號”層面。
貨真價實的會凸現出來 好的終歸是好的
對于書畫市場的未來,韓墨很有信心,“未來書畫市場還會有一個好的局面。從經濟上來講,未來在股市當中一些賺到錢的也還會介入一些其他投資領域,那么書畫就是一個首選。像房地產還有其他行業的資金還要注入書畫市場的。它經歷了兩年的沉淀應該說是一個比較好的調整過程,一些價格虛高的現象會直接消退,而真正的有實力的貨真價實的能夠讓人接受的作品也會更凸現出來。我分析這個過程的話應該還有一年以上的時間,才有可能回暖。”
姚澤民也認為,從中國嘉德2015春拍書畫夜場的拍賣數據來看,書畫市場回暖是必然趨勢,但要徹底回暖則還需要一個過程??梢钥隙ǖ氖牵磥頃嬍袌鲆欢▽儆谀切┱嬲乃囆g家,只有潛心創作,多出精品力作,才能立足于書畫市場,而不被市場所淘汰。
姚澤民表示:“前幾年,書畫市場看似繁榮熱鬧,實則充滿畸形和危機。很多畫廊、拍賣場甚至淪為一些貪官腐敗和洗錢的通道,使得書畫虛熱、書畫價格虛高。隨著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的出臺,貪官書畫、禮品經濟遭遇狙擊。如此重拳出擊,反腐升溫、書畫市場降溫、遇冷是必然的。但書畫市場遇冷,也讓書畫家們在創作上不再那么急功近利和唯利是圖。但凡經得起時間和市場檢驗的書畫作品,其實仍然值得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