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儼少書畫大觀(五)——《萬里山河圖》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萬里山河圖》整幅巨作高231厘米,長670厘米,約140余平方尺,采用了傳統的小青綠畫法,從畫幅的整體來看,氣勢恢宏,雍容而華麗;鳥瞰之勢,長空萬里;氣貫長虹,連綿不絕;筆墨細膩而沉著痛快、靈氣橫溢而清新。
陸儼少一生,雖然創作過數幅巨型畫作,但總的數量還是不多,而這幅《萬里山河圖》正值其藝術創作的巔峰期,加之先生對此幅作品極度重視,可以說是傾注了他的全部精力,凝聚了他藝術上的最高精華。這幅畫足以代表陸少儼的最高藝術水平,也足以與當代其他藝術大師如李可染、傅抱石、潘天壽等人的作品一起成為二十世紀中后期中國繪畫藝術的代表作。
1978年的金秋,陸儼少先生應上海虹橋機場之邀制作一巨幅布置畫。陸儼少先生在創作這幅巨畫的過程中,用唐朝詩人李長吉的一首詩“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來高度概括“祖國萬里山河映日月,萬民歡騰見光明“以及表達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對陸儼少先生比較了解的人都知道,以陸儼少先生的功底,先生作畫是從來都不打樣稿的;但在這幅巨畫的章法上陸儼少先生再三推敲,反復運籌,多番思量,起筆之前還畫了一張小樣,這是先生從未有過的舉措?!度f里山河圖》是他獨立完成的平生第一巨幅山水精品,陸儼少先生歷時一月之久才告完成。
《萬里山河圖》畫面在平遠法中取鳥瞰之勢,長空萬里;又揉進深遠法,將山、樹、水、云等物象巧妙地置陳于畫幅之中。畫作給人以場面開闊、氣勢恢弘、雍容華貴之感。淺降小青綠的色調,讓人感覺祖國山河蔥郁、無限壯美。細看峰巒如聚、云涌山移,似有山風吹來;漣漪輕翻,若有水聲溢出。技巧上用筆流暢而沉穩,用墨用色瀟灑而清新。此畫創作于一九七八年,時值畫家陸儼少先生繪畫創作鼎盛時期,又逢畫家久經磨難,再獲“解放”的欣喜歲月,佳藝、佳情、佳時都傾注在這一巨幅的佳作之中。
《萬里山河圖》全面而又集中的展現了大師陸儼少先生樹、石、云、水的獨特造型和表現,以及用筆、用墨、用色等方面的個性特點,這些個性化而又純熟的造型和筆墨技巧及其所蘊涵的意境、情趣、氣韻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級大師的必定正果,是任何人都不能仿制抄襲和剽竊的,這是源于大師陸儼少先生善于繼承融會前人的優秀傳統,同時又在創作中善于發現、創造、悟道所展現的別具一格的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