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網(wǎng) > 近現(xiàn)代書畫 > 陸儼少書畫大觀(六)——《嘉陵高秋圖》
陸儼少書畫大觀(六)——《嘉陵高秋圖》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熟悉陸儼少的人都知道,他一生不長於人交往。在回憶自己最初的個性時,陸老說過:我稟性內向,臨事遲疑,不善交接人物,無丈夫踔厲奮發(fā)之志,而寫字作畫,下筆委婉,少剽悍剛毅之氣。可是這種天生的秉性并非一成不變的,為了自己的藝術追求,他也常常主動與人交往,并非落落寡合之人。在他的個性中既有執(zhí)著、封閉而獨行的一面,也有頭腦開放、靈活汲取周圍有利因素的一面。一生當中陸老交友無數(shù),還常常受朋友之約以畫相贈,從不憐惜自己的筆墨。
在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陸老一直主張畫中必有一處為重中之重,即畫面主題之所在。他認為一幅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即是由主題生發(fā)而形成的。“畫有主題,切忌散漫零碎,平均對待,樣樣有一點,而卻沒有一個主要之點。”《嘉陵高秋圖》就是陸老對畫面主題把握最為成功的代表作品。畫面一改“陸氏山水”之磅礴氣勢,而采用一種輕松恬靜的筆法,借以表現(xiàn)風和日麗、秋高氣爽的氛圍。畫家既強調畫面筆墨結構氣勢的組合,又不舍棄筆墨的鋪陳性,而在筆墨的鋪陳之中力求精練,使之更符合於畫面結構組合的要求。畫家使用濃重干枯的線條勾勒山體,淡墨皴擦,暈染出山體的陰陽向背。向陽處罩染一層淡淡的赭石色,更顯山體渾厚峭拔的本色。遠山刻畫簡約精練,輔以墨色暈染,突顯秋日平淡天真之態(tài)。近山樹木婀娜多姿、蒼翠崢嶸,遠處樹木的刻畫更趨符號化、精練化。濃重的墨點與鮮艷的色點交相暉映,好一幅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優(yōu)美畫面。山上一縷清泉傾斜而下,而江面卻風平浪靜,毫無一絲漣漪,幾葉扁舟順流而下。一切都融合在濃濃的秋意之中。此圖可謂是動、靜、柔、剛、工、寫的相映互補,既有突出的氣勢,又有豐富的審美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