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球書法作品欣賞
來源:中國書畫網 作者:三少奶奶
周天球(1514-1595)字公瑕,號幼海(明畫錄作幻海),又號六止居士,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書畫家。善大小篆、古隸、行、楷,以詩文畫名世。兼工花卉,善畫蘭。
周天球隨父親遷徙吳(今蘇州)。少游文征明門下,習為書法。文徵明亟許可之曰:“他日得吾筆者,周生也。”善大小篆、古隸、行、楷,以詩文畫名世。兼工花卉,善畫蘭,取法宋代畫蘭專家鄭思肖標格,筆勢一波三折,筆力老辣蒼健,清勁飄逸。《明畫錄》謂:“墨蘭自趙松雪(即趙孟頫)后失傳,惟天球獨得其妙。”[1] 晚年獨創書風,當時豐碑大碣皆出自他手。其作品《心經》,氣脈貫通,工穩有致,峻厚妍秀,溫潤蒼勁,是謂經典。卒年82歲。

《致白間尊先生尺牘》 紙本行書 24.7×10.8cm &24.7×10.9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行楷書七言詩·扇面圖冊 和《致白間尊先生尺牘》,著作有《谷城山房集》、《馮元成集》、《明畫錄》、《無聲詩史》、《圓繪寶鑒續纂》和《畫史會要》。

《致白間尊先生尺牘》 紙本行書 24.7×10.8cm &24.7×10.9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周天球獨取了文征明的書學精義,即結字的堅實與節度感。周天球的結字間架“堅實”,氣息高古,講究古雅氣韻與用筆的生辣交融,方、園、澀、潤矛盾的交叉而渾融一體,構字穩實、凝重而蘊含靜氣、雅氣、逸氣。李應楨曾告誡文征明:博學而成一家。文征明的矜持節度周天球用蒼潤破法,吳門派傳承發展的柔弱在于用筆過于尖峭而乏虛和,而在畫學、書學上,周天球力克了此病,這也是周天球的書法獨到高明之處。

《桃花書屋書法合卷》 廣東省博物館藏

《桃花書屋書法合卷》 廣東省博物館藏

《桃花書屋書法合卷》 局部王穉登篇 廣東省博物館藏

《桃花書屋書法合卷》局部王祖枝篇 廣東省博物館藏

《桃花書屋書法合卷》 局部張鳳翼篇 廣東省博物館藏

《桃花書屋書法合卷》 局部周天球篇 廣東省博物館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