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作品賞析(九)
來源:中國書畫網 作者:老秋

崖間遠眺 鏡框 設色紙本 1892年作
任伯年(1840-1896),名頤,初名潤,字小樓,后改伯年,浙江山陰人,初隨父學畫,后又受其族叔任熊
影響。1865年正式隨其族叔任熏習畫,并開始以賣畫為生,1868年隨任熊去蘇州,接觸大量古今名畫,后居滬
上,再未離開上海,以賣畫為生。是清末海上杰出的畫家之一,是海派的集大成者,與任熊、任熏、任預為海上
“四任”。其肖像、人物、花鳥、山水無所不能,工筆設色、水墨、寫意無所不精。猶以人物、花鳥方面成就最
為杰出。

循陔草堂圖 立軸 紙本 庚午(1870年)作
任伯年善于學習前人的藝術精華,能做到“施其意而不失其跡”,他不僅更重視寫生,而且在他的許多作品
中吸收了一些水彩畫的技巧,從而又發展了傳統的沒骨畫法,影響所及,促使我國近代寫意花鳥畫獲得了新的發展。
任伯年的作品是我國古代繪畫和現代中國畫之間的一座橋梁。徐悲鴻在《任伯年評傳》中,稱其“乃三百年
來第一人”。其作品對今天中國畫的創作,無疑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雪中送炭

相馬圖 立軸 1883年作

羲之愛鵝圖 立軸 1891年作

洗馬圖 立軸 設色絹本 1889年作

望岳圖 立軸 甲午(1894年)作 (86.25萬元,2011年7月朵云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