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克誠:開放的工筆
來源:中國文化報 作者:中國書畫網編輯
緊跟時代的工筆畫
工筆畫由于在觀察與表現上具有鮮明的視覺直接性,因而它更能貼近現實,緊跟時代前行。當代生活為工筆畫提供無比豐富的素材資源和無比豐富的現實景觀及心理景觀,從而使工筆畫創作超越了人物、山水、花鳥題材界限而向廣闊的現實與超現實領域展開。新的現實空間、新的事物及新的精神面貌成為畫家表現對象,現代的建筑、家居,現代人的衣著服飾、工具用品等等與自然山川、花草鳥禽等共同呈現出當代工筆的斑斕景象,或是鄉土情懷,或是工業場地,或是少數民族,或是邊塞風情,或是歷史先賢,或是時代人物,或是都市生活,或是邊地景貌,當代的生活體驗與情感世界,充分展現工筆畫多樣的創作題材。在自我生活體驗的同時敞開對于社會及歷史文化的關注與思考,在宏大主題創作的同時也挖掘、表現平常人以及日常生活的意義……藝術手法既有寫實的,也有裝飾的,既有浪漫的,也有象征的,既有表現的,也有抽象的。

初夏(國畫) 臧玉琴
被放大的工筆畫
工筆畫的筆、顏料及承載物的多種多樣,也使它具有語言系統的開放性。當代工筆畫,在媒材上被空前放大了,其繪畫底子,不僅有絹、熟紙,生宣、皮紙、亞麻乃至壁面都可以為畫,在顏料上不僅只是原有的幾種礦物色及植物色,也有了可以分出不同顆粒級數的礦物顏料及水干色、高溫結晶顏料等,同時,丙烯、水粉、水彩顏料等也被畫家自由遣用;其技法,更有拓印、堆疊、滴灑、噴涂、貼箔、積色、水沖等。這一切都為豐富工筆畫語言提供了可能。更為重要的是,當代工筆以極大的包容姿態,吸取古今中外一切優秀的視覺表現觀念及手法,從而塑造了比古代工筆遠為多樣的表現形式。既有從傳統工筆發展而來的表現樣式——一方面保持傳統工筆勾勒、分染的基本手法,一方面又在造型、色彩及立意等方面體現出當代意識;也有將水墨的表現語言,如墨色滲透及流動的效果等援用到工筆畫中,使其作品在積色而呈深邃的同時,充滿著水墨般空靈的韻味;還有的工筆畫家從日本畫、油畫及版畫那里汲取營養,無論在色彩的表現、畫面構成還是材質美感表現上都更為自由;更有借鑒壁畫及民間年畫、版畫,引入影視、網絡、游戲、插畫等圖像資源的各種新穎語言形式。

紅紅火火好日子(國畫) 魏蘭蘭
工筆畫不能徒剩“精工細作”
無論是怎樣開放的工筆,它都是工筆精神的不同展現形式。工筆精神大體表現在:一、精于體物的對待自然的態度與心境,這從它逼真生動的傳移模寫表現出來;二、在制作上所體現的匠人精神,這從它所說的“三礬九染”的工夫表現出來;三、它宣示著一種昂揚、向上的生命意態,這表現在它對絢麗色彩的熱衷及技法體系的建構熱情。
現今的工筆界有“炫技”的傾向,畫家熱衷煩瑣的細節描繪和程式化的風格表現,隨意甚至濫用肌理。這種傾向注重工筆畫“制作”,而缺少對這種延續千年的傳統藝術門類一貫強調的“寫意性”及作品精神境界的追求。古代文人畫在文人的策略下被注入了諸如中國哲學、詩文、書法等元素,從而演繹為具有豐厚文化內涵的繪畫樣式。工筆畫在今后的發展也必須借助于中國文化精神的涵養與滋潤。

慈祥(國畫) 240×140厘米 2016年 王天勝
(作者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美術觀察》雜志主編)責任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