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廊行業積極轉型的規劃與策略
來源:中國書畫網 作者:江哲豐

在國家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背景下,如何使畫廊行業順利搭上這趟高速列車,在新的歷史環境中破局與突圍?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來思考其未來的規劃與運營策略。
(一)畫廊從業者應辨明未來中國政治、經濟體制的發展方向,變要素驅動為智慧驅動,變被動改變為主動改革。
在宏觀經濟形勢減緩及傳統產業面臨大面積淘汰的關鍵時期,積極轉變觀念,改變以往字畫藝術品定價過高的不合理現象,科學、合理為藝術品定價銷售,將畫廊行業引導到藝術品消費領域中來。同時,積極配合稅務機關主動納稅。并主動為藝術家、買賣人、稅務機關之間 搭建平臺,配合稅務機關探索、研究新的藝術品消費稅收政策,將藝術品消費引導到正常、合理的良性軌道中來。再次,畫廊行業應該推動藝術家代理制的不斷完善,自覺建立藝術品交易的誠信體系,促使畫廊經營走向良性運作。最后,畫廊行業還應該積極主動培育藝術品教育環境,引導中國家庭收藏投資藝術品,成為為藝術教育的普及者和傳播者。
(二)加強畫廊之間的協作關系,突出行業協會的領導力,集體抱團取暖,壯大行業力量。
畫廊協作的優勢在于資源互補、利益互動、節約成本、優化市場。國內很多城市畫廊都成立過行業協會,但由于種種原因,各地協會的領導力、執行力以及對市場的推動力并未得到很好的體現。
在國外,有一些相當好的成功經驗,如日本東京美術俱樂部的運作模式。東京美術俱樂部的優勢在于與東京美術商協會的密切合作。東京美術俱樂部的活動主要有:1.由東京美術商協會主持拍賣會,這種公開性的拍賣會,給許多藝術家提供了展示的機會。2.春秋兩季美術品內部交流會。這種交流會,參加者是本會會員,且要向俱樂部交納一定的租金。3.策劃聯展。如著名的“五都展”,即東京、大阪、京都、名古屋、金澤五大都市組成的俱樂部美術品展銷會,這里銷售出去的繪畫價格,往往成為衡量畫家“身價”的標準,同時也能反映出畫家深受市場喜愛的程度。長期以來,東京美術俱樂部作為日本美術的中樞,其地位和權威性沒有受到任何的挑戰。規范的市場秩序和良好的誠信合作是藝術市場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這離不開協會的推動。

(三)畫廊業應進一步區隔分層
畫廊業應該主動建立一個層級市場和動態次序,在區隔清晰的基礎上,不同層級的畫廊對現實和未來發生著相應的作用。體現在具體運營上,則為運營策略化和策略風格化。如有的畫廊的主人原本是策展人和批評家,在運作中他們應把在學術圈的虛擬資本積累做轉化,尤其是在人脈方面的積累應轉化為畫廊的準金錢資本和運作資本。這屬于第一類模式,如能成功轉化將會有利于行業學術質量的保持,并且也有利于未來的可延續性拓展。
第二類是擁有歷史積累的畫廊,屬于高端商業畫廊。其手頭一般有較多的明星藝術家或者明星藝術品的庫存,這個成為一個巨大的商業優勢,也成為其借以做延伸發展的軸心。因為其高端藏家有聚攏能力,這一類的畫廊在競爭市場新星方面也較有優勢,所需要轉化的是風格的銜接流暢性。
還有一類是外資畫廊。這些畫廊因為有國際化的人脈關系和資源整合能力,對于加強中外藝術交流、培育國外藏家、吸引海外媒體以及引進外來運作經驗和模式等方面都會有較大的作用。
第四類是一些資本雄厚、運作積極、策略強勢的畫廊。這些畫廊一般堅持學術和商業并重,在運作伊始就堅持較高的標準,并且在業務拓展的強度和幅度上均采取高調入市的姿態。這些畫廊一般采取策展人制度,保證展覽的學術性。他們依托高品質的策展執行能力、行業號召力和周邊資源整合能力,可以起到行業提升器的作用,能積極拉動中國藝術市場的活躍度
(四)加強與新興交易平臺的合作,為交易平臺提供資源服務
在愈演愈烈的互聯網新經濟模式的推導下,中國畫廊業無論是作為大環境的一部分,還是出于自身的遞進、提升和優化拓展邏輯,商業網絡化都成為一種趨勢,也是新一輪增長點的引擎。而且它的作用絕不僅僅是一個姿態的問題,畫廊業勢必會在這一輪的改革中實現行業洗牌,因此新的市場戰略和運營安排將不再是個選擇,而是一個必須。
那么新的市場戰略是什么呢?商業網絡化是否意味著所有畫廊要快馬加鞭搭建互聯網銷售平臺?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互聯網時代是市場細分的時代,專業才能成功。畫廊自身開辟互聯網渠道不僅沒有優勢,而且增加額外運營成本,還可能導致競爭同質化。藝術品收藏目前已經逐步進入“數據化”的規范化發展階段。一些新興網絡平臺推出藝術市場數據產品,為中國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提供最有力的數據支撐,使藝術數據有效地為藝術市場服務。畫廊要做的就是主動加強與新興交易平臺合作,為交易平臺提供資源服務,配合這些平臺完成藝術信息大數據采集,給藝術品一張合理的“身份證”,為藝術市場構建大數據基礎。同時,畫廊還應該找更多有實力、有創意、有潛力的網絡交易平臺合作。如文交所、網拍、網購等平臺,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特點為這些平臺提供銷售作品,做到互利共贏。
畫廊業的轉型方式還可以有更多深入的思考,但只要立足于上述四點,加強自身改革,改變舊業態格局,跟隨社會經濟形式發展的新趨勢建構新的商業模式則可以做到全面突破,從而開辟持續發展的新道路。未來五年內會是畫廊業全面理性調整的階段,國內畫廊行業運營必須堅持以改革促發展,規避市場風險期,以此獲得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