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網(wǎng) > 藝術資訊 > 拍賣 > 前無古人今無來者 張大千擬古巔峰巨制《連山斷磵圖》
前無古人今無來者 張大千擬古巔峰巨制《連山斷磵圖》
來源:保利拍賣 作者:編輯:中國書畫網(wǎng)編輯部

Lot 431 張大千仿王詵《連山斷磵圖》
立軸 設色絹本 222 × 87.5 cm
估價:HKD 10,000,000 – 18,000,000
題識:連山斷磵圖。元佑五年庚午孟夏月,保寧賜第王詵制。
題跋:王晉卿山水,米海岳謂其設色似普陀巖,得大李將軍法。此圖神采奕奕絕相類,當在煙江疊嶂夢游瀛山之圖之右,尤可寶也。董其昌鑒定。
鈐印:“宗伯學士”、“董氏玄宰”
著錄/出版:
1. “Challenging the Past: The Paintings of Chang Dai-Chien”(《血戰(zhàn)古人:張大千畫展》,傅申著), Page 37, Shen C. Y. Fu,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1
2. 《傅申論張大千》,田洪,蔣朝顯編,浙江大學出版社,第 217 頁,圖版 6,2022 年 1 月
來源:黃金榮舊藏,現(xiàn)藏家直接得自于黃金榮先生家屬。瑞秀樓珍藏。

《連山斷磵圖》在狹窄的立軸豎式構圖中呈現(xiàn)了一個令人驚異的景象:前景幾株松柏聳立參天,虬枝盤曲,呈張牙舞爪之姿。一高士坐樹下,望向遠景的湍流與瀑布。題名的“連山”,乃指遠方高聳的懸崖絕壁與陡峭尖峰,“斷磵”則指山間的瀑布自高處落下,在亂石堆中濺起數(shù)條分流,隨后落于溪谷之間形成深潭。前景高士靜坐于松林間,與遠景瀑布激起的轟然水聲形成對比,動靜之間,呈現(xiàn)了一個幽深、神秘的世界。

在畫風上,《連山斷磵圖》熔鑄了王詵的青綠山水與陳洪綬、吳彬帶有變形主義的風格,高聳陡峭又如云霧般卷曲的山石形態(tài),一絲不茍、精細刻畫的古樹枝干,細密繁復又嚴謹有序的葉片排布,使整幅畫面在呈現(xiàn)出強烈的秩序感的同時,又充滿了攝人心魄的張力。
對線的強化與皴法的弱化、厚重的敷彩、高遠深遠的夸張強化,更一步營造出氣息高古、構造奇巧,刻畫謹嚴、理性與浪漫并存的,非同一般世俗景象的,神秘而奇幻的仙山幻境之感。

《連山斷磵圖》是張大千仿古、摹古以達到“入于古人”的典例。畫風的融合與“重鑄”,反映了張大千“入于古人”的過程與野心,他不僅要仿古,同時要能博學眾采諸家之長,突破古人的風格窠臼。
1982 年,臺灣錦繡出版社的中國全集系列之《美術中國》,亦有收錄一幅構圖與《連山斷磵圖》相差無幾的《林中隱士》黑白圖版,可見,張大千在《連山斷磵圖》中的嘗試,很可能是反覆揣摩、嘗試后的結果。
張大千《林中隱士》出版物書影(載《美術中國》)
張大千于此畫上未屬其個人款識。而于畫面右側落款“連山斷磵圖元祐五年庚午孟夏月保寧賜第王詵制”,上方有“宣和殿寶”印,并附有董其昌(1555 – 1636)的題跋“王晉卿山水,米海岳謂其設色似普陀巖,得大李將軍法”等字。然而,這段題跋內容明顯參考南宋《西塞漁社圖》(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的董其昌題跋。董其昌曾將《西塞漁社圖》誤題為王詵之作,稱其與自己收藏的王詵作品類似。

南宋 李結《西塞漁社圖》 絹本 水墨設色 縱40.7厘米 橫135.5厘米(畫心) 現(xiàn)藏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局部

南宋 李結《西塞漁社圖》隔水處 張大千 大風堂藏印
后《西塞漁社圖》輾轉成為大風堂收藏后,董其昌的題跋內容便被張大千移花接木到《連山斷磵圖》上。

上:本幅作品跋文

下:董其昌跋李結《西塞漁社圖》
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張大千就以偽古而享譽大江南北。其偽古目的,或為生活所需,或是個人研習古人之“副產品”,不論如何,其水平之高是讓人驚嘆的,恰如張蔥玉先生所評價的:“前無古人 今無來者”。

左:趙佶《祥龍石圖卷》中“宣和殿寶”印;右:張大千仿王詵《連山斷磵圖》中“宣和殿寶”印
此作完成后,璜裱付托東瀛黃鶴堂主人目黑先生,配以象骨軸首、東洋古絲絹軸裹,美輪美奐。

作品原裝象骨軸頭
張大千仿王詵《連山斷磵圖》原為中國上海“青幫”頭子、巨賈黃金榮(1868 – 1953)珍藏。黃金榮本名黃錦鏞,與杜月笙(1888 – 1951)、張嘯林(1888 – 1940)并稱“上海三大亨”。

1920 年代以后的上海,印刷與媒體文化盛行,這為張大千積極經(jīng)營自我形象,提升藝術地位提供了機會。1925 年,張大千在上海個展獲得空前成功,一時間聲譽鵲起。至1930 年代,與溥心畬齊名,有“南張北溥”之稱。張大千的快速崛起,既與其個人的才氣和努力息息相關,也與其背后富有購藏能力的買家與展覽贊助者有關,黃金榮即是其中之一。

1979 年,藝術史學者傅申,應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Freer Art Gallery)之聘,擔任中國美術部主任,并于 1991 年逢賽克勒美術館(Arthur M. Sackler Gallery)與弗利爾合并的機會,舉辦“血戰(zhàn)古人(Challenging the Past)– 張大千回顧展”大展與研討會,該展除了華盛頓,還在紐約、圣路易等地巡回展出,展后有出版同名圖錄專冊。冊中除了收錄來自美國賽克勒美術館、英國大英博物館等地的張大千仿古作品,其中也有當時由黃金榮后代家屬所收藏的仿王詵《連山斷磵圖》,被視為張大千仿古的重要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