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看得懂一場拍賣會嗎
來源:中國書畫網 作者:網絡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 王心田 每日經濟新聞編輯 肖鴻月
無論您對藝術品投資是否感興趣,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大咖云集的拍賣場,很多人都希望一睹風采。但是現場除了上拍的藝術品和不停撩動氣氛的拍賣師,我們只能看見買家用號牌說話,暗地里你追我趕地斗價。難道拍賣師懂腹語,知道買家想出的價格嗎?
當然不是。其實拍賣場是有規則的,而且全世界的拍賣規則還不太相同。如果您對投資藝術品感興趣,當然應該了解拍賣,更應該了解出價技巧。如果您只想當一個混跡高逼格場所的看客,那看懂一場拍賣也是必備的技能。
拍賣“250”、“258”舉牌規則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國內參加過國家注冊拍賣師考試的拍賣師都了解這個舉牌規則,“250”、“258”這種加價幅度的固定模式被引入考試,所以很多剛剛入行的拍賣師都會運用這個套路來主持拍賣。他們加價規則是這樣的:
“258”模式,即“1-200-500-800-1000-1200-1500-1800-2000”。也就是說,喊價12萬元后,下一個就會加價至15萬元,接下來是18萬元,然后是20萬元,以此類推。而“250”模式則是“1-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以此類推。
拍賣師會依據藝術品的起拍價來喊價。比如拍品起拍價10萬元,那么運用“258模式”舉一次牌就是12萬元,第二次就是15萬元,第三次就是18萬元,以此類推。
然而現實中,做過很多年拍賣的人都不會教條地采用這種方法,他們通常會用“1234”、“2468”、“5050”和“2580”這種規則,即按自然數單位的加價。每100元為一個加價幅度,或每1000元、每1萬元為一加價幅度等;有的則會逢偶數“2468”加價,比如每200元、2000元、2萬元為一加價幅度等;其他的就是逢整數和半數加價,即“5050”等。
每場主持的拍賣師會根據拍品的情況來運用這些技巧,很多拍賣師在開拍之前會介紹這場拍賣的加價方式,成熟的買家會揣摩其中的變化,在自己心理價位的范圍內拿下拍品。
荷蘭式“降價”拍賣
我們經常看見的拍賣往往都是從起拍價開始,買家舉牌加價,拍賣師以自己個人的主持魅力撩動買家購買欲,使感興趣的買家舉牌競拍,最終價高者得。這種拍賣的加價形式是從低到高的增加價格,然而,荷蘭式拍賣則是一種特殊的拍賣形式。拍賣標的的競價由高到低依次遞減,直到第一個競買人應價(達到或超過底價)時擊槌成交的一種拍賣。
現代化的荷蘭式拍賣被稱為表盤式,即先由拍賣師當眾報出最高價格,用電子拍賣鐘上的相應刻度顯示出來,然后再由投買人按動電鈕逐一應價,凡無人應價時,則拍賣鐘指針逆時旋轉,表示遞減降價,直到有人按動電鈕使其停轉表示購買為止。凡遇兩個以上應價時,則拍賣鐘指針順時旋轉,表示遞增加價,直到剩下最后一人按鈕使其停止。
不過在荷蘭式拍賣中要注意到的是,如果拍賣師遞減到某個價格時有買家應價,但這個價格沒有超過或達到底價,那么拍品就流拍。
其實這種特別的拍賣形式起源于荷蘭的鮮花拍賣市場。荷蘭的鮮花全球聞名,不過鮮花的保鮮時間又很短,所以花商必須在短時間把花賣完,賣家就會開始時給出最高價,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降價,直到花全部賣出,而全部賣出時的報價就是最后的賣出價格。
看懂一場拍賣會不僅要看懂出價模式,還要了解很多拍賣法規、保證金等細節,我們會在下期繼續和大家分享。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登錄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