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兩通信札 創拍賣記錄
來源:中國書畫網 作者:中國書畫網編輯部
733年前,來自浙江湖州的宋朝宗室后裔趙孟頫被程鉅夫送至元大都,其后連續受到五位皇帝的賞識,最終官至一品,這在當時處于社會底層的南人來說,是十分難得的榮寵,但也因此惹來了責難非議。趙孟頫從此開啟了一段充滿矛盾、無奈、彷徨、痛苦,甚至帶有淡淡愧疚的人生之旅,這從趙孟頫寫給好友郭右之的兩封信中就可以看出。

趙孟頫(1254-1322)《致郭右之二帖卷》 手卷 水墨紙本 2.67375億元成交 中國嘉德2019年秋拍 趙孟頫作品最高價紀錄

趙孟頫最高價作品落槌瞬間
2019年11月19日,中國嘉德秋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古代”專場中,趙孟頫《致郭右之二帖卷》就是其內心最好的寫照。在當晚的拍賣中,這兩通信札是以8800萬元起拍,現場和委托席最少有4個買家參與競拍,價格交替上升,一口百萬的價格很快來到1.75億,隨后進入到膠著狀態,3個委托方在電話后經過多輪競拍,超過一個小時的拍賣后,最終是以2.325億元的價格落槌,加傭金以2.67375億元成交,這一價格也創造了趙孟頫作品的最高價紀錄。

《應酬失宜帖》內容直見性情,書寫應規入矩,有至為重要的歷史價值與研究價值

趙孟頫《奉別帖》騰躍樸厚,或行或草,在趙孟頫書法中極為少見
趙孟頫《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為《應酬失宜帖》和《奉別帖》,皆寫給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錫),為趙孟頫早年書法作品。一通寫趙孟頫在元朝要員程文海來杭州征召隱逸時矛盾重重、進退兩難的復雜心理,以及朋友間在利益矛盾時他采取的果敢態度。另一通寫他對朋友經濟受困的關切與同情,和自己在京城獨處的孤獨。

趙孟頫《致郭右之二帖卷·應酬失宜帖》局部

趙孟頫《奉別帖》(局部)
當代學者對此卷前一札《奉別帖》書寫日期的考定意見相差不遠,基本定為趙孟頫自求外放,將赴濟南之前夕。而對于《致郭右之二帖卷》中的《應酬失宜帖》,則或定其為至元二十九年之初,或認為此札必是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程鉅夫奉旨江南搜訪隱士,‘搜訪’到趙氏不得擺脫之際所書”。
作為研究趙孟頫生平、交往、書風的重要文獻資料,多次被相關專家所引用。不論從史料價值與藝術價值看,都非常珍貴,極為難得。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上世紀90年代,王連起在《趙孟頫書畫真偽的鑒考問題》中說“趙孟頫早年給郭右之二札,今流落到日本,得見照片,真跡無疑……”按其后來敘述,2009年曾受國家文物局委托與薛永年去日本準備購回此卷,不知為何至今流傳拍場。
趙孟頫作品多收藏在博物館,市場上流通少,這件《與郭右之二帖卷》,是流傳有緒備受學術界關注的名件。明代王惟儉、清代王鴻緒鑒藏并跋文于卷末;清代現于廣東,經伍元蕙、何昆玉和何瑗玉兄弟、陸心源和陸樹聲父子遞藏;咸豐年間曾刻入伍元蕙的《南雪齋藏真》中,并著錄于陸心源的《穰梨館過眼續錄》。近代流入日本,經澄懷堂山本悌二郎、知名書道家赤羽云庭舊藏,并經過多次出版與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