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培訓致超30例陽性
來源:新華網等 作者:編輯:中國書畫網編輯部
近日,武漢、北京、青島各新增新冠陽性病例,而這些陽性均指向同一家公司——如新集團(NUS.US)旗下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如新中國”)舉辦的培訓會。
春節過后,多地出現新增新冠病例,很多公司都采取措施避免線下聚集,但如新中國的經銷商仍然舉辦了線下培訓會。
一張流傳出來的如新培訓班員工合照顯示,數十人的大合影中,無人佩戴口罩,也沒有保持適當距離。不僅如此,從武漢市發布的流調報告來看,培訓班還開到了居民小區。

公開資料顯示,如新集團是一家主營個人保養品和營養補充品的企業,創立于1984年,總部位于美國猶他州,1996年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NUS,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注冊地上海,注冊資本3007萬美元。
上一次如新集團引發如此廣泛的關注,是在并不太遙遠的2019年。據當時的媒體報道,年僅34歲的如新銷售人員林某(化名)生病后,靠喝如新果汁“排毒”,拒絕就醫治療,最終因肺部嚴重感染,搶救無效而死亡。據報道,林某的朋友曾表示,如新的培訓就是讓人敵視傳統醫療。他們(如新)宣稱95%的藥品都是無效的,要是你真愛你的家人,就讓他們遠離醫療。
北京市浩東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曉玲是“喝如新果汁延誤治療”的林某的委托律師。張曉玲表示:“這家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傳銷公司。”

張曉玲稱,“我在2019年左右,共計接受了4名當事人的委托,分別起訴如新中國。” 在這4人中,除了林某,還有另一名當事人也深信如新公司老師的話——遠離醫療,并最終錯過了治療時期不幸身亡,另外兩人則造成重癥。
“不過這4起案件均庭下和解了。”據張曉玲透露,由于4家人均得到了高額賠償并簽署了《保密協議》,“我記得當時處理這件事情的如新團隊能力非常強,包括對家屬的應對和處理,該事件很快就得到了解決。雖然他們最終達成了庭下和解。”
如新集團屢次觸碰監管紅線,曾多次被曝涉嫌傳銷洗腦,遭央視、人民日報等官媒多次批評點名。

事實上,早在2014年1月15日至17日,《人民日報》接刊三篇報道——《看“如新”怎樣編織謊言》、《看“如新”怎樣攻陷人心》、《“如新”公司在美國屢遭處罰斯坦福大學公開與之決裂》,揭露如新夸大、虛假宣傳產品功效,以及組織聚會、利用群體效應進行精神控制等涉嫌傳銷的內幕。
2014年3月24日,新華社報道更是直指如新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范圍從事直銷、夸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其個別銷售人員存在擅自直銷、欺騙及誤導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并被工商機關依法對其及相關當事人作出處理。
然而,盡管曾被監管部門處罰,并且多次被官媒點名批評,如新仍在市場掙錢的,靠的是背后龐大的經銷商和直銷模式。
目前,如新是全球五大直銷巨頭企業,并獲美國《直銷新聞》雜志連續第五年授予直銷業最佳雇主稱號,并先后登上《福布斯2021年度全球最佳女性友好企業榜單》《福布斯2022年全美最佳中型雇主榜單》。截至2022年2月10日,如新集團員工數達2.6萬人。

“集會”是如新重要的日常經營環節。甚至有網友質疑,這場培訓活動是一場傳銷會議。對此,如新總部一名負責人予以否認,稱該公司是紐交所上市公司,獲得中國商務部發放的直銷許可牌照,但承認對經銷商的管理不夠。
而關于此次疫情,如新武漢培訓班牽頭人則表示,“我們是正規企業,此次也不算培訓只是聚會”。目前由于這些集會所導致的疫情還未平息,關于如新是否合規的問題也將持續討論。

不管關于如新是否合規的討論將導向何方,不論參加什么活動,請大家都一定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個人防護絲毫不能松懈,盡量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保持社交距離,保持頭腦清醒,保護好我們自己,守護好我們的家園,守護好我們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