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金相椎痕:金石學發展與青銅器傳拓(全形拓)精品展”
來源:浙江省博物館 作者:編輯:中國書畫網編輯部
“金相椎痕——金石學發展與青銅器傳拓(全形拓)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展出。
展覽以“青銅器全形拓菁華”與“金石學傳拓推廣”兩大板塊,下設“青銅器全形拓舊拓”、“殷墟青銅器全形拓新拓”、“他類金石器物舊拓”、“平面拓舊拓”、“當代新拓”五個子版塊分別展開。實際展出作品共計164件(組),時間跨度從商代晚期至當代。展品來自于國家圖書館、浙江省博物館、西泠印社、中國文物學會青銅器專業委員會、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義烏市博物館等眾多機構。

“青銅器全形拓舊拓”部分,將展出商周秦漢青銅器全形拓81件,原器若干,藏品時期全、內容全、拓工全、表現形式多樣。毛公鼎、大克鼎、大盂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等青銅重器,匯公私藏于一體,最大限度的展現青銅器傳拓全貌。同時還展出以拓片、題跋、補畫相結合的博古圖,以及黃牧甫手繪線稿圖以及博古圖,對全形拓發展全脈絡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殷墟青銅器全形拓新拓”版塊,展出殷墟出土青銅器全形拓23件,時代分屬殷墟文化二、三、四期。
“他類金石器物老拓”版塊,展出具有代表性的古代碑刻、雜件、古籍40余件,多數為金石名家收藏題跋,部分為首次亮相,不乏初拓本、舊拓本等珍稀拓本。
“當代新拓”版塊,展出新出土的器物拓本22件和實物12件,以食器、兵器、權量器、銅鏡以及碑帖為主,在恢復傳統技藝的今天不乏傳拓佳手,對金石傳拓的復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與意義。



展覽現場
展覽亮點:
一、浙江省博物館館藏六舟作品大規模公開展示
六舟為全形拓鼻祖,其生活年代正處于乾嘉樸學的高峰,也是金石學空前興盛的時期。他兼擅詩文、繪畫、書法、治印、刻竹、裝裱、鑒別古物、修整古器并識讀銘文、尤擅傳拓古銅器全形,堪稱一絕。本次展覽展出浙博館藏的《六舟手拓古磚花供圖卷》、《六舟手拓西漢定陶鼎手卷》、《陳庚設色六舟禮佛圖卷》、《六舟拓百歲圖》等重要藏品。

清達受《拓百歲圖》 浙江省博物館藏


清六舟《手拓古磚花供圖卷》 浙江省博物館藏


清陳庚《設色六舟禮佛圖卷》 浙江省博物館藏
二、西泠印社首次梳理展示社藏名家題跋博古作品,極具文人特色
西泠印社被譽為“天下第一名社”,其在金石篆刻領域的地位首屈一指。作為“重振金石學”的倡導者與發起人,西泠印社也拿出它的所有館藏全形拓作品,如《吳昌碩西漢喻陶陵鼎拓本補花果長題》、《六舟菊花博古圖》、《六舟、彭汶孫花卉博古圖》、《吳秋農老缶墨拓寒花圖》、《周權拓片》等均為罕見。

吳昌碩“西漢喻陶陵鼎拓本補花果長題” 西泠印社藏

焦山周鼎拓片 西泠印社藏
三、集嘉德拍賣近十年金石傳拓最具影響力的十件珍品
在藝術品拍賣市場,嘉德拍賣占據了半壁江山,尤其是在金石書畫古籍方面,此次展覽中,嘉德拍賣提供了近十年在金石古籍拍賣中的私人藏家精品。
四、殷墟青銅器全形拓精華再現
2018年《殷墟青銅器全形拓精粹》一書一經上市不久便售罄,在業內取得轟動。時隔兩年,中國文物學會青銅器專業委員會從90件殷墟青銅器全形拓中挑選23件精品,作為“殷墟青銅器全形拓新拓”版塊進行展出。
本次展覽還有大量首次面世珍稀文物拓片。舊拓舊跋涉及的都是著名金石學家、大收藏家,如陳介祺、吳大澂、端方、黃牧甫等。
部分展覽作品欣賞

六舟《剔燈圖小像》卷

六舟《拓繪蕓窗清供圖》軸

六舟《手拓彝器》四條屏

《陳介祺藏二百鏡齋古鏡拓本》

《陳簠齋藏毛公鼎精拓本》 楊魯安跋 西泠印社藏

《陳簠齋藏拓周鼎》西泠印社藏

《端方藏秦權拓片》 西泠印社藏

《端方藏秦權拓片》 西泠印社藏

《馬衡、鄭家溉等題散氏盤全形拓》

《洹子孟姜壺全形拓》 國家圖書館藏

亞址卣全形拓

亞長牛尊全形拓

西漢成山宮銅渠鈄全形拓

新莽銅衡桿、銅環權 國家圖書館藏

黃士陵《手繪博古》四條屏

褒姒簋博古粉本

《吳大澂題金石古器物拓本》四條屏

《吳大澂題金石古器物拓本》四條屏

三國黃龍、鳳皇磚拓本

六舟《拓文天祥春雷琴拓本》

《倪耘畫梅、徐三庚題漢瓦拓瓶博古圖》

俞復跋曹魏《三體石經》拓本

洛陽曹魏大墓石牌冊頁

秦《封宗邑瓦書》拓本

北齊《達奚碑》拓本

郯公鈹拓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