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連彬
藝術家簡介
紀連彬,1960年生于哈爾濱市,1982年本科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1988-1989年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研修。曾任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黑龍江省畫院副院長、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委員、中華全國青聯委員?,F為中國國家畫院國畫藝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藝委會委員、中國致公畫院院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紀連彬的繪畫試圖以回歸自然的方式,表達對生命的一種認知和感悟。他的繪畫語言既發揚了傳統筆墨的特點,也有對素描明暗關系運用,體積體量感的營造;在繼承中國古代傳統圖式的同時,也借鑒了西方繪畫構成,融匯了民間美術符號。故而,其筆下的人物、山川、生靈具有雕塑般的崇高、壯美、樸實與粗曠,又飽含著豐厚的詩意、浪漫的想象、自由的精神以及真摯細膩的情感。
紀連彬的繪畫打破了中國畫傳統上人物、山水、花鳥的界限,他的畫作中,山川與人物融為一體,人即山,山即人。紀連彬用具象表達了一種抽象的思考和抽象的概念,這在中國當代繪畫中是甚為獨特的,中國當代人物畫史上有其一席之地。
紀連彬的繪畫創作是中國新水墨所取得的成績的重要部分,也為當代中國新水墨的發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參考和啟示;此外,在某種程度上,也為當代全球化視野下的世界藝壇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中國方案。
紀連彬的畫使我想起國學大師錢穆的文章《城市與鄉村》,還有蔡元培的文章《美術和宗教》。紀連彬的作品體現了回歸自然和寄托精神的這種創作性的努力。他的畫的精神性是自由精神對現實的超越,是回歸自然,向往詩意,走向崇高,他畫的實際是與天地同在的精神。他的畫里邊最明顯的個人風格因素,除去天人合一的形象之外,還有五色祥云,這個五色祥云是它的一個特有的圖式,既繼承了古代傳統,也繼承了民間的傳統,又和它要找到的這種境界有密切的聯系。那么他的語言既發揮了筆墨更強化了色彩,有對西畫的借鑒,也有對民間美術的融匯,整體是純樸的、粗獷的、不雕飾,有原始的味道。
——薛永年(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在紀連彬的作品中體現了天地吉祥的精神之氣,崇高的信仰力度,成為它文化內美的支柱。他以云為中介,把寫實的人物和天的云及超越時空的思維組合在一起。找到這樣一個符號系統之后,用墨彩兩種方式,用明色原色亮色和黑色之間的關系,還有用宿墨及線條,各種不同的線描結合形成了紀連彬的符號體系和符號系統。正因為有這樣一個思維方式,他實現了在中國現代人物畫上的一個變革,也就是在現代人物畫史上有他的一個席位,正因為改革開放以來新的文藝思潮和現代美學的一種接受和開放態度,和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統的回歸,這兩種東西相撞產生了像紀連彬繪畫一樣新的藝術火花。
——劉曦林(中國美術館研究館員)
中國新水墨是在全球化與本土化兩種潮流的互動、博弈與交流中發展起來的,在全球化與本土化互為消長中,紀連彬始終堅持新水墨的現代實驗,但他并非簡單地模仿西方現代藝術,而是既保持全球化的開放視野,又植根本土的傳統資源,探索中國本土的現代性水墨藝術之路……紀連彬近年創作的一批水墨畫……標志著中國新水墨本土化、現代性的高度成熟。即使放在全球化視野下,這批作品與西方現代藝術的經典作品相比也毫不遜色,而且更富于中國傳統水墨畫獨特的審美韻味。
——王鏞(美術理論家、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從紀連彬的畫中,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當年在魯美的影子。這種造型,第一寫實,第二有相當深入的刻畫,以至于形成某種水墨雕塑的感覺。他的水墨人物是個雕塑,他的整個繪畫的意境又是超然的、虛幻的。在他的畫作中間有一個圖示,一個穿著華麗的藏族貴族的女性的背,在向前方也是向上方飄升而去。上是天空,下是廣闊的大地,這樣一個背景立于天地之間,毫無疑問把人提高到了與神平衡的一個意境。祥云在這里就變成了一個意向,烘托著人,云在天地之間,它具有某種不確定性,它是懸浮的,它是漂移的,它是升騰的,但是它也可以變成雪花,下到大地來了,云是連接天地的意象。人是一個精神的構物,人是可以自由往返于天地間,我想這就是他在做紀連彬式的構圖的時候,要告訴我們的東西。
——王魯湘(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研究員)
紀連彬的這批作品為中國的新水墨探索和試驗提供了方法論,也提供了他的路徑和方位,對當代水墨創作有極大的參照價值。我以為通過紀連彬的作品,我們可以再度思考中國當代水墨所面臨的一些問題……第一個是如何以全球化的視野來觀察、評價中國的新水墨藝術,第二個方面是中國新水墨是否具有普世性價值,第三個是新水墨在中國當代藝術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是什么,第四個是如何建構新水墨的理論及實踐話語體系,第五個是在新水墨領域如何理解傳統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換這一命題等等。
——張曉凌(中國國家畫院院委、美術理論家、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紀連彬的作品結合了夢幻、有機和現實世界,具有驚人的流動性,這些水墨藝術實踐讓中國傳統繪畫得到發揚,因為他對水墨的運用既純熟又有當代性,他知道如何使用水墨的流動造出透明效果、深黑色、微妙的白色的痕跡,從而形成了自己的宇宙。那些彩色的繪畫又為他的創作增添了一份動態的感覺,為作品賦予了現代性,并勾勒出了藝術家技巧的高度。因此,他結合了傳統的中國文化背景以及文化的發展,達到了一個充滿輕松和自由的現代性高度。……在我看來,這種融合了抽象和形象的方式,是中國藝術現代性的一個新版本,這種當代水墨畫的高質量,顯示出紀連彬藝術中的非凡美感,令人流連。
——馬爾蒂娜·德拉樂芙(法國藝術家協會前主席、藝術家、建筑師)

相關動態
更多-
凝云造夢:紀連彬水墨藝術展近日在國家畫院美術館開幕
12月15日,大道不孤中國國家畫院中青年藝術家邀請展:凝云造夢紀連彬水墨藝術展在中國國家畫院明德樓頌廳拉開帷幕。此次展覽展出了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紀連彬的50幅精品近作,展...
-
眾家談紀連彬的繪畫
紀連彬的作品中體現了天地吉祥的精神之氣,崇高的信仰力度,成為它文化內美的支柱。他以云為中介,把寫實的人物和天的云及超越時空的思維組合在一起……他實現了在中國現代人物畫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