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亮
藝術家簡介
薛亮,1956年生于江蘇靖江。1982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畢業后至1997年任新華日報美術編輯,1997年至今工作于江蘇省國畫院。現為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傅抱石紀念館館長,江蘇省書畫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聯委員,第九屆江蘇省政協委員,第十屆江蘇省政協常委,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文史館館員,江蘇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江蘇少兒基金會副會長,江蘇省藝術類高級職稱專業評審委員會學科組長。2013年,獲得由江蘇省委省政府頒發的首屆“紫金文化獎章”,2014年,獲“江蘇省藝術成就獎”。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
薛亮,學識廣博,功力深湛,有“江南鬼才”之譽。其以扎實的傳統技法為基,卻將傳統山水的勾、皴、點、染等基本技巧從舊有的程式中剝離出來,以現代人的自然觀和新山水的審美觀強化和規范它們的個體特征,賦山川草木以性靈,傳今人之審美意趣,創造出充滿大自然靈氣,又純澈、深邃、神秘、似真似幻,極富想象力的意象山水畫風。
薛亮的山水在本質上是對宋元山水精神的沿承和發展,然而,其畫風中雖無處不充溢著傳統的因果源流,卻處處不見傳統因襲程式。他曾言:“藝術的真實不必合理,只要合情即可,合情合理的藝術充其量是平庸的藝術。畫家需要充分調動想象力,創造出可以跟自然媲美的世界,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江山如畫’,中間滲入了厚實的主觀精神和人文含量。”“古人的技巧,完全拿來為己所用,不能排斥。但要找出新意,經典是常讀常新的。”
在找出新意的過程中,薛亮發掘出了漢字的構成美。他大膽地將漢字結構融入到山水畫的構圖之中,注重繪畫語言符號的整體與純粹,大量使用反復、排疊、輻射、錯綜等裝飾性因素,強化畫面的節奏感、秩序感和韻律感,營造出廣闊的、似曾相識又出乎意外,神秘而夢幻的空間和意象。
薛亮筆下,由字形變化衍生出幾何形的造型符號,演繹著現代的詩意,精神卻始終圍繞著中國傳統繪畫的寫意核心,保留著中國山水畫與天地相往來的精神氣局,在純粹繪畫語言和營造整體意境的過程中,升騰出寂靜玄幻、大音希聲的虛靜韻味,在虛靜的張力中生成強大磁場。
同時,不論是體量龐大、物化堅實的煙云流水,還是精心穿插的奇松危石,都極其耐得住端詳。每一處細節生發,如同地心引力將觀者視線的腳步牢牢牽住。
整體而言,薛亮的山水畫,造型整體簡約又重視細節描繪,用筆節奏單純整一又精到,色調設置簡潔而明凈,章法結構均衡而奇特,這種似真似幻、理想化、情感化的心象山水,雖然不合實景,不合常理,但卻合乎常情,如鬼斧神工,散發著一種神秘、空靈、靜穆的崇高美,構筑出一種天地萬物在浩渺時空中冥冥運化、大音希聲的永恒境界,而且與現代人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心態相合拍,與現代審美視覺求新求異的需要相適應,深具時代性和現代感。

相關動態
更多-
諸家集評:談談薛亮的繪畫
薛先生之畫,簡勁、超抜、清幻、甚至奇詭,“非其胸中自有丘壑,發而見諸形容,未必如此” 的確,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出游,對其繪畫的影響是很大的,但這種“師造化”的經歷,只是填充...
-
薛亮藝術訪談
薛亮:我是畫想到的,不是畫看到的。我的構思過程與一般畫家不一樣,一般畫家往往考慮畫什么,我是先有一個抽象的感覺,然后理性地利用頭腦中的內存去組織出能表達這種意境的物象,結...
-
“山外·薛亮作品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隆重開幕
2017年12月30日,山外薛亮作品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隆重開幕。展覽展出薛亮近十五六年創作的百余幅精品力作,是其藝術創作的一次盛大集中展示,題材囊括山水、花鳥,尺寸有小到手可...
-
薛亮先生向南京大學捐贈巨幅畫卷
2017年5月27日,著名畫家薛亮向南京大學捐贈其創作的巨幅畫卷《春風又綠江南岸》,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呂建院士向薛亮頒發南京大學兼職教授聘書,南京大學黨委書記張異賓向薛亮頒...
